蓄电池核对性放电实验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4.39 KB
- 文档页数:4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一、目的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一)组织管理组组长: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组长:成员:三、编写依据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四、工作范围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1.方案学习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六、工作项目及内容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2.外观及接线检查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
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4.放电前的运行方式检查4.1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将相关风险以“风险告警单”形式告知工艺及仪表,在工艺及仪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
4.2设备交流输入电源为双电源的,先验证双电源切换正常。
4.3对照图纸,核实隔离措施,确认装置运行正常,且无其他工作。
5.放电5.1将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
制定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根据个位前段时间给的意见,制定我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如下:蓄电池直流柜于99年安装使用,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使用近8年,曾于2004年做过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对其进行检测,为保证总配直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拟对其进行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对每个蓄电池进行检测。
在咨询蓄电池生产厂家后:得知蓄电池理论寿命为10年,我处蓄电池已使用使用近8年,蓄电池已接近老化,如果充放电试验没做好,有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害,为保证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顺利进行,特制定方案如下:一、蓄电池检查由于条件限制,缺少专业设备,只能对蓄电池做基本测试,为保证核对性充放电试验可靠进行,做充放电试验前,需提前对蓄电池进行检查:1、关电源开关使蓄电池向控制母线供电(带正常负荷)1小时,对备用油开关进行三次电动合闸试验,如每次合闸均无异常则可粗略证明蓄电池性能可靠,功能检查后必须开启电源开关,由充电机补充其电池容量损失。
在试验过程中,密切观察蓄电池总电压,如果发现电压低于220V并且下降时间很快,立即停止试验,开启电源开关。
纪录试验时间。
2、对蓄电池组逐个进行检查,若发现有电压低于10V或无电压应排除更换电池.每个单体电压应在12.8左右.只有当对蓄电池进行检查,确认蓄电池完好后,才可以充放电试验.二、实施方法由于我公司使用的蓄电池规格是100Ah/220V 共19节,每节电压应在12V以上。
1、根据直流屏电池出厂放电纪录,外接一个电炉,将电炉并联在蓄电池出线端,放电电流控制在9A进行。
2、由于只有一组蓄电池,为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蓄电池不能退出运行,无法进行全核对性放电,只能放出50%,即5个半小时即可。
3、放电过程中电池组电压会下降,放电电流也会发生变化,观测总电压、放电电流、每组蓄电池电压。
每隔半小时做一次纪录。
(纪录表后附)4、放电时注意电压和放出的容量,放太多蓄电池就可能报废,当总电压低于220V,电池电压低于10V时,立即停止放电,转入充电。
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实施方案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根据开关电源的不同种类和特点,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实施方案:一、系统输出电压可调整的开关电源系统(一)核对性放电试验1、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应在夜间零点以后进行,相关的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应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应急预案等准备工作,并安排相应的技术骨干值守。
2、放电试验前应检查柴油发电机组状况并试机,放电期间油机室应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准备启动发电机组供电。
3、零点之后,调整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至46V,利用开关电源所带实际负荷作为负载,蓄电池开始放电,放电期间做好电池端电压等相关记录,密切注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电池组总电压和每只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应停止放电:(1)放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30~40%;(2)蓄电池组总电压达到46V;(3)单体电池电压达到1.85V。
根据放电电流、电压、放电时长、环境温度等估算蓄电池组的容量。
(二)容量试验1.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应在夜间零点以后进行,相关的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应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应急预案等准备工作,并安排相应的技术骨干值守。
2.放电试验前应检查柴油发电机组状况并试机,放电期间油机室应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准备启动发电机组供电。
3.零点之后,拆除蓄电池组侧一组电池的电缆端子,分别接出延长电缆,利用智能假负载以10小时放电率进行恒流放电,放电时做好电池端电压记录,密切注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的电池组端电压和每只电池的电压。
单体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80V时停止放电,利用智能假负载计算蓄电池组容量。
4.将蓄电池组接回开关电源系统方法:(1)方法一:将放电完毕的蓄电池组静置15分钟后,调低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与其总电压一致,将电池组负极先接好,然后将正极接好(接正极时,会有轻微打火现象,动作应迅速、果断)。
(2)方法二:利用另外的备用开关电源,将拆下的蓄电池组充电到原系统浮充电压值后,将电池组负极先接好,然后将正极接好。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概述: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是一种对蓄电池性能进行评估的重要实验。
通过合理的试验方案可以全面了解蓄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表现。
本文将详细介绍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的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设备和试验流程等。
试验目的:1. 评估蓄电池的容量与能量特性;2. 研究蓄电池在不同充电/放电速率下的性能;3. 测试蓄电池在不同工作温度下的电能存储效率;4. 评估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稳定性和容量衰减情况。
试验方法:1. 充电试验a) 将蓄电池连接到充电设备,设置合适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b) 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电流,记录充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时间等数据。
c) 充电至蓄电池达到额定电压或者充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充电。
d) 记录充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评估充电系统的热耗散能力。
2. 放电试验a) 将蓄电池连接到放电装置,设置适当的负载电流和放电时间。
b) 监测蓄电池的电压和放电电流,记录放电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时间等数据。
c) 放电至蓄电池电压降至设定值或者放电电流达到设定值时,停止放电。
d) 记录放电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评估蓄电池的热释放能力。
试验设备:1. 充电设备:包括电源、电流控制器、电压测量仪等。
2. 放电装置:包括负载、放电电路等。
3. 温度控制系统:可通过恒温水浴或者风扇对蓄电池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
4. 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记录蓄电池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等信息。
5. 安全设备:包括过电压保护、过流保护等设备,确保试验过程的安全性。
试验流程:1. 准备工作:确认试验设备正常工作,检查蓄电池的连接和电压电流测量接口。
2. 参数设定:根据试验目的设定充电和放电的电流、时间以及充放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要求。
3. 充电试验:按照设定的充电电流和时间进行充电,记录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
4. 放电试验:根据设定的放电电流和时间进行放电,记录电流、电压和温度等数据。
1总则 (1)2范围 (1)3术语和定义 (1)3.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1)3.2完全充电 (1)3.3恒流充电 (1)3.4均衡充电 (1)3.5浮充电 (1)3.6核对性放电 (1)4作业准备 (2)4.1准备工作安排 (2)4.2作业人员要求 (2)4.3仪表、工器具、材料 (2)4.4 资料 (3)4.5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3)4.6人员作业分工 (4)5工作程序 (4)5.1作业流程图 (4)5.2作业程序 (4)5.2.1 蓄电池放电前的检查工作 (4)5. 2.2 放电仪线缆连接 (4)5. 2.3 放电仪参数设置 (5)5. 2.4 蓄电池放电 (6)5. 2.5 蓄电池放电结束 (6)5. 2.6 蓄电池充电 (6)5. 2.7 蓄电池内阻测试 (6)5. 2.8 蓄电池激活 (7)6 核对性放电试验注意事项 (7)6.1蓄电池容量计算 (7)6.2其他 (7)7相关性文件 (8)8符号含义 (8)9 附录 (9)通信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1总则为规范通信-48V蓄电池组管理,及吋准确掌握蓄电池容量及性能,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保证蓄电池稳定运行,特编制该作业指导书。
3术语和定义3. 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薔电池正常使用时保持气密和液密状态,当内部气压超过预定值时,女全阀自动打开释放气体。
当内部气压降低时,安全阀自动闭合密封,防止外部空气进入电池内部。
阀控式密封铅酸蒂电池在使用寿命期间,正常使川情况卞无需补加电解液。
3.2完全充电按照牛产厂家推荐的充电方法对幫电池进行充电,蒂电池内部的储电容量达到最大值时,即为完全充电状态。
3.3恒流充电在充电电压范田内,充电电流维持在恒定值的充电。
3.4均衡充电为补偿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电床不均衡现象,使其恢复到规定范围内而进行的充电。
3.5浮充电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始终并接着蓄电池组和负载,以恒压充电方式工作。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一、目的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一)组织管理组组长: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组长:成员:三、编写依据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四、工作范围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 1 -1.方案学习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六、工作项目及内容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 2 -2.外观及接线检查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
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 3 -4.放电前的运行方式检查4.1作业前,工作负责人将相关风险以“风险告警单”形式告知工艺及仪表,在工艺及仪表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作业。
4.2设备交流输入电源为双电源的,先验证双电源切换正常。
4.3对照图纸,核实隔离措施,确认装置运行正常,且无其他工作。
直流系统充放电试验方案一、直流系统电池充电电路介绍XX电厂直流系统分为#1直流系统和#2直流系统。
1. #1直流系统:#1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2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为2SLA200/G#1、#2电池柜组成1#电池组,通过1QK与#1直流I段母线相连,#1电池组由#1充电柜进行充电。
#3、#4电池柜组成为2#电池组,通过2QK与#1直流U段母线相连,#2电池组由#2充电柜进行充电。
#1直流I段母线与#1直流U段母线通过3QK相连。
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1直流系统I段母线与U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3QK为断开状态,1QK 2QK为闭合状态。
图1. #1直流系统结构图2. #2直流系统:#2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3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2XL30O#5、#6、#7电池柜组成为3#电池组,通过1QK2与#2直流I段母线相连,3#充电器通过1QK1对3#电池进行充电。
#8、#9、#10电池柜组成为4#电池组,通过2QK2与#2直流U段母线相连,4#充电器通过2QK1对4#电池充电。
#2直流I段母线与#2直流U段母线通过4QK相连。
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2直流系统I段母线与U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4QK为断开状态,1QK1 1QK2 2QK1 2QK2为闭合状态。
5#充电器为备用充电器,不接入电路,1QK3为双向断开状态。
------ • -------------1 段母 S?2-1 图2.#2直流系统结构图 二、 实验准备1. 倒负荷,将实验电池组与工作电池组隔离, 倒闸操作步骤见附录12. 断开负荷后,打扫实验电池组表面。
3. 实验前检查电池组外观是否有破损。
三、 实验工具1. 试验仪器:1.1放电仪器:BDL-20A 微机监控放电器 电压等级:DC 220V 110V 、48V 电流等级:10A 、20A放电稳度精度w± 2% 电压测量精度w±1%1.2充电仪器:直流系统自带充电器TH230D20NZ-32. 连接线:根据国家标准GB/T 4706.1-2005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 电流为:35A 至60A ,选用6平方的铜线满足试验要求。
48伏直流系统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法为进一步规范-48伏直流系统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程序,保证安全、有效完成蓄电池放电试验,特制定本方法。
本方法基于电池组单体已纳入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条件下。
各级电源维护部门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执行中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公司运行维护部。
蓄电池的放电要求:为了安全供电的安全放电蓄电池每年应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对于UPS 使用的密封蓄电池,宜每季一次),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对于2V 单体的电池,每三年应做一次容量试验。
使用六年后应每年一次(对于UPS 使用的6V 及12V 单体的电池应每年一次)。
48V 系统的蓄电池组,放电电流不得大于0.25 C10。
蓄电池放电期间,应定时测量单体端电压、单组放电电流。
有条件的,应采用专业蓄电池容量测试设备进行放电、记录、分析,以提高安全性和测试精度。
密封蓄电池放电终止的判据:(1). 对于核对性放电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30~40%。
(2). 对于容量试验,放出额定容量的80% 。
(3). 电池组中任意单体达到放电终止电压。
(对于放电电流不大于0.25C10,放电终止电压可取1.8V/2V 单体;对于放电电流大于0.25C10,放电终止电压可取1.75V/2V 单体)达到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可视为放电终止。
在实际维护中,受各种条件限制,我们只能选择在线对实际负载放电,为了安全放电,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放电试验前准备工作放电前检查:即放电前的安全评估和准备。
1、测量仪表和日常维护工具的选择电压表精度应不低于0.5级,显示精度大于4位半,电压表内阻大于1KΩ/V。
电流表精度应不低于1.5级。
温度计应具有适当的量程,其每个分度值应不大于1℃,温度计的标定精度不低于0.5℃。
2、熔断器的要求熔断器额定电流值的选择:总输出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最大负载电流的2倍,各分路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值应不大于分路最大负载电流的1.5倍。
#2机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试验方案批准:审核:编制:安全环保技术部2010-3-19#2机蓄电池组核对性充放电试验方案1、目的阳光电厂#1、2机组蓄电池组型号:GFM-1200,生产厂家:哈尔滨光宇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为了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现将#2机组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
为了规范试验程序,使试验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顺利进行,全面提高专业工作水平,确保蓄电池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方案。
2、依据(1)设计院有关设计图纸(2)制造厂家技术文件、资料(3)《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维护技术规程DL/T724-2000》(4)《IEEE Std 1188-1996IEEE 推荐用于站用阀控铅酸(VRLA)蓄电池的维护、测试和更换方法》3、安全注意事项(1)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2)在检查过程中防止直流接地、短路。
(3)试验过程中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判断找出原因,并向有关领导汇报。
(4)随时与运行人员保持联系。
(5)火一项目部电气办理电气第二种工作票,安排人员分3班值班,每班2人,提前半小时接班。
每小时检测单体电池电压,及充放电电流,做好记录。
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1、2、3、4、试验前准备工作(1)在2段联络开关2QS2断口对#1、#2直流系统进行核相,确保两个系统相序一致(负责人:庞河顺)(2)将充放电试验电缆接至2QF4下口,并紧固(负责人:方新) (3)2段联络开关2QS2打至“至1段控制线母线位置”(值班员,庞和顺)(4)2号整流器输出开关2QS1打至断开位置(值班员,庞和顺)(5)合上2组蓄电池试验开关2QF4(值班员,庞和顺)5、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步骤。
按10小时放电率,三放三充进行充放电。
(1)调节放电仪放电电流120A进行放电。
(2)每小时检测、记录单体电池电压、放电电流。
发现任一电池端电压低于1.85V,立即停止放电,断开蓄电池试验开关2QF4。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批准:审核:编写: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二、组织措施现场指挥:李正家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三、试验前准备工作1、设备部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料应具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下完全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0.03V;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8mV;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1、蓄电池核容试验:1)以0.1×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72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8Vx104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1.8V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阀控式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实验方案
编写:年月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1、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直流操作电源中阀控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试验。
2、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的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面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3、检修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4、危险点控制措施
5、人员分工
6、作业程序和标准
7、蓄电池充放电情况总结
附录:充放电前检查项目表
附录:阀控式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检测记录表记录时间:年月日时分。
通信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作业指导书一、试验目的通信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试验是为了验证蓄电池的性能和运行状态,确保其能够在断电情况下为通信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支持。
本指导书的目的是提供合理的操作步骤,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试验仪器与设备1. 核对性放电试验仪2. 通信蓄电池组3. 电压表4. 电流表5. 计时器三、试验准备1. 检查核对性放电试验仪的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接入,仪器运行正常等。
2. 检查蓄电池组的连接状态,确保正负极连接正确。
3. 检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准确性,确保其量程符合试验要求。
4. 进行试验前的必要记录,包括蓄电池组的型号、容量等信息。
四、试验步骤1. 将核对性放电试验仪的输出端与蓄电池组的正负极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
2. 打开核对性放电试验仪的电源开关,并设置试验参数,包括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等。
3. 启动核对性放电试验仪,开始进行试验。
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确保其在正常范围内。
4. 按照设定的放电时间进行放电,记录放电时间、放电电流、电池组电压等相关数据。
5. 当试验结束时,将核对性放电试验仪的电源开关关闭,并断开与蓄电池组的连接。
6.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试验报告中进行详细记录。
五、注意事项1. 在进行试验前,务必确保试验仪器和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试验失败或产生安全隐患。
2. 试验时应严格按照设定的放电参数和时间进行操作,避免错误操作导致试验结果的不准确性。
3. 在试验过程中,需随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确保其正常范围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试验后需对试验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和处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做好试验记录和报告,包括试验参数、时间、数据等详细信息,以备后续参考。
六、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试验仪器和设备的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2. 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发生电击、热身、烟雾等意外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并进行处理。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批准:审核:编写: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二、组织措施现场指挥:李正家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三、试验前准备工作1、设备部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料应具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下完全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8mV;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1、蓄电池核容试验:1)以×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72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浅析变电站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实验摘要:变电站的蓄电池组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变电站蓄电池组长期处于备用状态,蓄电池组整体容量、单体容量、单体内部断线、电解质干枯等故障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缩短交流失电时蓄电池组对负载的放电时间或蓄电池组无直流输出,变电站同时失去站用交、直流电源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会造成电力系统崩溃。
本文以220kV变电站站用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为列,阐述了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实验时,对直流系统的操作和蓄电池组放电实验步骤。
关键词: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实验引言:变电站的蓄电池组由104块单体蓄电池串联组成,是变电站直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变电站直流系统正常运行时,蓄电池组与充电机并联在直流母线上,由充电机为直流负载提供电能,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同时,接受很小的浮充电流以弥补蓄电池自放电损耗,以满足蓄电池组对负载放电时的容量需要。
由于蓄电池组长期处于备用状态,蓄电池组整体容量、单体容量、单体内部断线、电解质干枯等故障故障不能被及时发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缩短交流失电时蓄电池组对负载的放电时间或蓄电池组无直流输出,变电站同时失去站用交、直流电源会严重影响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会造成电力系统崩溃。
为了检验蓄电池组容量,所以要定期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实验。
在对由两组蓄电池组组成的直流系统进行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实验时,预实验的一组蓄电池组退出直流系统,直流系统的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另一组蓄电池备用在直流母线上。
1.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隔离与投入操作1).将1号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中隔离的操作步骤(1).检查直流系统运行正常;(2).退出1号绝缘监察装置;(3).合上直流母线联络开关15ZK;(4).拉开1组蓄电池组总开关13ZK;(5).检查直流系统运行正常;(6).拉开1号充电机直流输出开关11ZK;(7).检查2号充电机已带全部直流负荷;(8).分别在直流系统1组蓄电池组总开关上口和1号蓄电池组处测量蓄电池组电压,确认待拆除的蓄电池组编号为1号;(9).在蓄电池组处拆除1号蓄电池组与直流系统间的接头。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4423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实施方案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实施方案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根据开关电源的不同种类和特点,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实施方案:一、系统输出电压可调整的开关电源系统(一)核对性放电试验1、交换局蓄电池放电试验应在夜间零点以后进行,相关的交换、传输等通信设备应提前做好数据备份、应急预案等准备工作,并安排相应的技术骨干值守。
2、放电试验前应检查柴油发电机组状况并试机,放电期间油机室应安排专人值守,随时准备启动发电机组供电。
3、零点之后,调整开关电源输出电压至46V,利用开关电源所带实际负荷作为负载,蓄电池开始放电,放电期间做好电池端电压等相关记录,密切注意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电池组总电压和每只电池的端电压,达到下列三个条件之一,应停止放电:(1)放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30~40%;(2)蓄电池组总电压达到46V;(3)单体电池电压达到1.85V。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批准:审核:编写: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
3。
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二、组织措施现场指挥:李正家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三、试验前准备工作1、设备部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料应具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下完全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0。
03V;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8mV;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1、蓄电池核容试验:1)以0.1×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72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1.8Vx104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1。
XXX公司直流系统蓄电池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批准:审定:审核:编写:XXX公司一、直流系统概况 .................................... - 1 -二、工作任务 ........................................ - 1 -三、充、放电目的 .................................... - 1 -四、工作准备 ........................................ - 2 -1、工具准备 (2)2、人员准备 (2)3、工作票办理 (2)4、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2)五、试验步骤 ........................................ - 3 -1、放电 (3)2、充电 (4)3、恢复运行 (4)六、安全措施 ........................................ - 4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5 -一、直流系统概况系统采用单母线分段方式,配置104块单体电压为2V的阀控式密封铅酸免维护蓄电池,额定电压220V,总容量 200Ah。
直流系统两套由高频开关电源模块组成的充电装置,蓄电池、充电装置及控制母线选用一套直流电源微机监控装置,对电源模块、输入交流以及蓄电池组等进行全方位的监视、测量和控制,并与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数据通信。
配电方式为直流控制电源采用辐射方式的一级配电进行供电,直流母线配置一套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
二、工作任务直流系统蓄电池组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三、充、放电目的长期使用限压限流的浮充电运行方式或只限压不限流的运行方式,无法判断阀控蓄电池的现有容量,内部是否存在异常。
只有通过核对性放电,才能找出蓄电池存在的问题。
通过放电和充电的循环,使电池活性得到恢复的,检验蓄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与实际容量。
直流系统充放电试验方案
一、直流系统电池充电电路介绍
XX电厂直流系统分为#1直流系统和#2直流系统。
1.#1直流系统:
#1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2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为2SLA200/G。
#1、#2电池柜组成1#电池组,通过1QK与#1直流Ⅰ段母线相连,#1电池组由#1充电柜进行充电。
#3、#4电池柜组成为2#电池组,通过2QK与#1直流Ⅱ段母线相连,#2电池组由#2充电柜进行充电。
#1直流Ⅰ段母线与#1直流Ⅱ段母线通过3QK相连。
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1直流系统Ⅰ段母线与Ⅱ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3QK为断开状态,1QK、2QK为闭合状态。
图1. #1直流系统结构图
2.#2直流系统:
#2直流系统电池容量为300AH,共103节电池,单体电池浮充电压为2.27V,型号2XL300。
#5、#6、#7电池柜组成为3#电池组,通过1QK2与#2直流Ⅰ段母线相连,3#充电器通过1QK1对3#电池进行充电。
#8、#9、#10电池柜组成为4#电池组,通过2QK2与#2直流Ⅱ段母线相连,4#充电器通过2QK1对4#电池充电。
#2直流Ⅰ段母线与#2直流Ⅱ段母线通过4QK相连。
如图2所示,正常情况下,#2直流系统Ⅰ段母线与Ⅱ段母线采用分段运行方式,互不相连,4QK为断开状态,1QK1、1QK2、2QK1、2QK2为闭合状态。
5#充电器为备用充电器,不接入电路,1QK3为双向断开状态。
图2.#2直流系统结构图
二、实验准备
1.倒负荷,将实验电池组与工作电池组隔离,倒闸操作步骤见附录1。
2.断开负荷后,打扫实验电池组表面。
3.实验前检查电池组外观是否有破损。
三、实验工具
1.试验仪器:
1.1放电仪器:BDL-20A微机监控放电器
电压等级:DC 220V、110V、48V
电流等级:10A、20A
放电稳度精度≤±2% 电压测量精度≤±
1%
1.2充电仪器:直流系统自带充电器
TH230D20NZ-3
2.连接线:
根据国家标准GB/T 4706.1-2005规定的电
线负载电流值,6平方铜芯线允许长期负载
电流为:35A至60A,选用6平方的铜线满足试验要求。
3.试验工具:
万用表、钳形电流表、接线工具、测温枪、刷子、抹布等。
四、实验内容:
1.放电实验:
1)放电接口:
空开编号为“放电开关KT”空开编号“放电开关1KT或2KT”
2)放电参数
由放电电流I=0.1C10,1#电池组容量C=200AH,得:
由放电电流I=0.1C10,2#电池组容量C=300AH,得:
表面温度、放电时间。
4)放电过程中注意,放电时电流波动允许范围=1%,单体电池电压不能低于1.8V,对于电压下降过快的电池,应做好记录。
5)放电仪器操作:按下放电开关持续3 秒以上,开始放电,再次按下放电开关持续3 秒以上,停止放电。
6)放电结束时,应先让放电仪空载,再断开与电池组连接。
2.充电实验
2)充电电流以10h率的I10进行均充。
3)每1小时记录蓄电池总电压、充电电流、每个蓄电池端电压、蓄电池表面温度、充电时间。
4)记录蓄电池进入浮充的时间以及浮充电流、电池组总电压、电池表面温度。
5)倒闸时电压调整方法:充电柜面板上嵌入的两个按钮用来调整模块在手动状态下的输出电压。
按下左边“↓”按钮,输出电压降低1V,按下右边“↑”按钮电压输出升高0.5V。
注意,只有在手动控制状态下,调节按钮才起作用,切换手动方式为:拨码开关最左一位,拨向上端代表自动控制,拨向下端代表手动控制。
五、安全防护措施
危险点:1.人体电击;2设备短路损坏;3.蓄电池有害气体析出;4.仪器与电池组连接时打火;5.故障电池发热引起高温;6.实验导致电池损坏
防护措施:
1.个人防护:绝缘鞋、橡胶手套,实验场地布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场地发生触电事故
2.工具防护:使用有绝缘保护的工具。
若工具未作绝缘处理,应使用绝缘胶带将工具金属部分进行缠绕保护。
3.环境防护:实验场地布置警戒线,实验过程中应打开窗户和门,保持空气流动,防止电池有害气体聚集。
4.放电前,应先断开仪器的放电电阻,再连接电池组,最后接入放电电阻。
重新充电时,应先将充电电压调低,避免合闸引起火花。
5.实验时每隔1小时使用测温枪测量每个电池温度。
6.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单体电池损坏或实验不达标情况,应做好标记,实验完毕后,取下损坏的电池,并更换备用电池于损坏电池原位置上。
7.试验现场配备两组二氧化碳灭火器,如出现着火现象时应立即灭火。
六、其他注意事项
1、在充放电实验期间,做好定时记录工作,实验完成后,应绘制整组充放电特性曲线。
2、实验绘制的特性曲线应与厂家给出的特性曲线相近。
3、由于充放电实验时间较长,应做好交接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