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评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诗意课堂情意浓浓
——评彭慧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
浏阳市人民路小学:陈雪梅
今天,带着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我们彭慧老师的课堂,跟着她一起感受了“慈母情深”。
彭老师的课堂“精致、和谐、民主、开放”,充满着“语文味、人情味、书卷味”。
一堂课下来,彭老师那激情动人的话语,学生那沉浸参与的画面,久久绕耳,历历在目。
记得有这样几句话: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堂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流行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我想,彭老师今天的课堂让我们眼前一亮,语文教师的人性、灵性、流行性和诗性,都在她的课堂中留下了踪影。
彭老师丰富的语言,动情的朗诵,绝妙的讲解,画龙点睛式的点拨,使我们听课的教师都不得不跟随她一起心灵经受一次母爱的洗礼,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沉浸其中呢?
一揭题巧妙,充满艺术。
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抓住了课题就抓住了课文的核心。
利用课题来组织教学,可以突出重点,加深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老师在揭题上就抓住了“慈母情深”的“深”字进行了细细地揣摩,首先让学生声情并茂地读了两遍课题,然后将“深”字去掉再读,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感受其意。
接着一个巧妙的过渡问句----“面对着‘深’字你有什么问题”自然而然地抛了出来。
意在让学生大胆质疑,增添学生的探知欲,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发言踊跃:1慈母情深是怎样的一份深情呢?2感情有多深?……彭老师巧妙地揭题,让学生满腹疑惑,为急于学习课文作了良好的铺垫。
二锤词炼句,情意浓浓。
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章的灵魂,它们在文中或统领全文,或蕴涵深意。
抓住这些词句设计,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高屋建瓴,纲举目张的作用。
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一句话一颗心,一件事一片情,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文中,走进作者的心灵,才能领会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读懂作者那颗跳动的心。
彭老师在课堂上用诗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从读准句子到理解词
义,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朗读中,讲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意象在心底扎根,把慈母的深情牢牢印刻在了心灵深处。
整堂课为引导学生真切地感悟那深厚的慈母情怀,紧紧抓住“我鼻子一酸”作为切入口(感情主线),让学生找出重点的语句,反复朗读,循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自己融入文中,细嚼慢品,读出味道,读出内涵,读出意境。
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深度探究,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文中的慈母情深,这就是彭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教育智慧所折射出来的教学艺术的光芒……
如:如对“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句的教学,抓住“震耳欲聋”,让学生理解词义,模拟场景,体会感情。
师:震耳欲聋的意思是——?
生:声音响得耳朵快要聋了。
师:如果是你到了这样的场面中,你什么心情?
生:烦、想离开这里……
师:今天,你看到的母亲字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师:明天的母亲的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师:春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师:秋天、夏天、冬天,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下工作?
生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
三、紧扣目标,略中求精。
《慈母情深》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中彭老师抓住了略读课文教学的要点,做到了抓住重点、略中求精。
彭老师利用“深情”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紧紧扣住单元目标“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教学中,抓住对母亲的外貌特写的语句,让学生反复练读,并以诗句的形式让学生从
内心深处深情的呼唤“母亲”,让学生想象母亲的样子——怎样的脊背?怎样的一张脸?怎样的一双眼睛?通过对重点语句的反复锤炼,让学生感受到慈母的深情。
彭老师引导学生一读再读,比较品读,披文入情,让学生感悟母亲的“深情”还藏在四个“立刻”中,藏在母亲“塞”钱的动作里,藏在对“我”“看闲书”的支持中。
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
这不就是彭老师宏阔的课堂教育视野和远大的职业境界的体现吗?所以,学生的情感迸发到了极致——怎能不为慈母的那一片深情而“鼻子一酸”呢?
彭慧老师的语文课堂如行云流水,让孩子们迷醉,沉浸其中;让我们听课的老师们回味无穷,享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