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默写答案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默写答案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默写答案
第二课    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默写答案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

一、重点内容: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适度消费的重要意义

3、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

4、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应考虑的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

(2)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3)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4)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

1、什么是适度消费?【★】

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消费;

对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应的消费。

2、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发展的水平

3、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适度消费,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消费具有动力功能,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2)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1)人们消费水平的高低,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

2)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2)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消费具有动力功能,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对其理解: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消费需求量的增长会推动生产量的增长;二是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有助于推动生产结构的进步)

5、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是消费水平的高低。

6、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1)精神消费状况

(2)闲暇时间的多少

(3)生活环境

7、提倡艰苦朴素的意义【▲】

艰苦朴素是一种传统美德,也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优良品质。

(1)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2)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

(3)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1、消费结构的划分【▲】

(1)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2)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3)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

(4)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5)最直观的分类:衣、食、住、行、用

2、恩格尔定律【★】

(1)内容:食物消费比重随收入增加而减少的变化趋势

(2)计算公式: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

(3)考量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的意义

1)恩格尔系数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可以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2)恩格尔系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这种进步趋势,也可以反映出消费结构的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3、消费结构的变动总趋势及其表现【★】

(1)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的消费结构向高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化。

(2)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6)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4、消费弹性归根到底是由不同消费项目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同决定的。

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首先要保证刚性大的项目,然后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那些需求弹性大的项目,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效益。【※】

1、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心理的表现【▲】

攀比心理.炫耀心理.从众心理.逆反心理

2、消费者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1)冲动购物

(2)有些消费者缺乏自制力

(3)自觉不自觉地将购物作为宣泄情绪、疏解心理压力的手段

3、怎样实现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效益【★】

(1)我们应当顺应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在消费水平提高的过程中,相应调整消费项目,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消费效益。

(2)在安排日常生活消费时,首先要保证刚性大的项目,然后根据支付能力安排那些需求弹性大的项目,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效益。

(3)要想学会合理消费,提高消费效益,一方面要学习一点有关消费的科学知识,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1、消费者的地位及其原因【★】

相对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

原因:(1)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的信息不完全。

(2)消费者一般是个别消费的,而经营者多数是有组织的法人。

2、维权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有利于实现消费者与经营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对其理解:消费者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仅对自己有利,对尊重消费者的经营者也是有利的,它使得违反诚信、甚至违法经营的企业无法获利,直至淘汰出局,使得“假冒伪劣”商品和“坑蒙拐骗”行为无法存在,而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则可以获得合理的回报,不断发展壮大。)

1、消费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

1

(1

(2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1)性质: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2)任务: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

(3)解决争议的主要办法:调解

三、联系实际,整理相关内容:

1、“保增长”与“促内需”的关系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根本途径,在外需增幅显著下降的情况下,出路只能主要依靠内需,以扩大的内需弥补外需的缩小。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我国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现状 [摘要] 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 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而我国目前的消费需求处于不足状态,这与利率等因素有关,同时消费与投资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互相影响和促进。 一、中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消费需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现阶段的消费需求占国生产总值比重偏低且增长缓慢,因此扩消费,把经济增さ闹饕У愦由煊蜃频较研枨罅煊蚴且院罄 梅⒄沟墓丶?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 1.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偏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平均消费水平为78%~79%,而我国1996年~2002年各年的年均最终消费率仅为50%多。 2.居民收入增速放缓、城乡差距拉大。 3.体制性障碍导致居民收入与支出预期出现明显反差。原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向城镇居民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保障,转变为居民自己承担。因此,增加储蓄就成为居民的选择。 4.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趋势。有资料表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自1995年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同时导致了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削弱。 对扩消费的建议:(1)提高居民收入。(2)控制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3)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二、利率对消费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利率下调对于降低企业的利息负担,激发企业的投资热情,增加投资需求,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刺激居民的消费热情,减少储蓄。反之,利率上升则会抵制需求的增长。降低利率能从消费和投资两方面扩大需,把经济带入“扩大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回升——促进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继续扩大”的良性循环,增添启动经济新的拉力。 不能否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一个有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利率调整在改变城乡居民的储蓄—消费决策方面的作用却很有限,我们不能寄厚望于 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但是利率调节作用,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其作用方式、作用力度和传导机制是迥然不同的。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实际利率往往较低,中央银行通过较大幅度提高存款名义利率,对于提高居民储蓄倾向、保持储蓄稳定增长、抑制消费膨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在调节通货紧缩时,调低利率只能是劝导性的,人们储蓄收益减少,并不足以产生强制的作用,还得看其他因素。我国前六次利率大幅度下调,从效果来看,并未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预期的刺激作用,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居民消费增长幅度加速下滑的势头,减轻了国 有企业的利息负担。相反,降息却可能使人们进一步对前景看淡,越发要把钱存入银行来买一个安全。由此可见,利率杠杆是有缺陷的,应用也是有条件的。 三、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推进的互动关系,是以消费引导投资为前提,以投资和消费的良性循环为基础,通过投资和消费的互动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首先,消费需求增长受到投资需求增长的制约,要以投资需求的相应增长为保证。其次,投资需求的增长受到消费需求增长的制约,只能在消费需求所限定的空间围得到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需求的增长最终仍然需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其自身不可能成 为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没有消费需求增长的支持,投资需求增长形成的新增生产能力将会大量闲置,不论是投资需求拉动的经济增长还是投资需求增长本身,都不可能持

高中思想政治_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导学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课前预习案】 【复习目标】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 【复习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 【教材助读】(具体要求:①通读课文P17-22,规范、准确、简洁标注出下列知识。

【构建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 【生活情境直击消费】 张老是德州市某党政机关的一名公务员,工作稳定,月收入从去年的4000元刚涨到6000元左右(扣除个税以及住房公积金和社保)。他的妻子在一个私企打工,月收入2000元左右,儿子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老张全家最近刚搬入新房。过新年,买新车,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老张萌发了春节前成为“有车一族”的梦想。 问题1、老张为什么萌发了成为“有车一族”的梦想? 【整理现象洞察消费】 老张把买车的愿望告诉了家里的“财政部长”---他的妻子,妻子说:“现在家里只有10万元存款,把钱都花在车上,一旦我的收入减少或下岗,而儿子还要结婚,还有很多用钱的地方,还是暂时别买了吧。”老张说:“没事,家里还有我这顶梁柱呢,我和儿子去车市看看再说”。老张和儿子来到车市,老张发现很多款式都提不到现车,纷纷涨价了,老张忍疼割爱,暂时不买车了;儿子小张则说:“老爸,这些车都入不了我的‘法眼’,我要买质量好、安全性能高、舒适度高的进口车”。 问题2、老张和妻子、儿子尽管“达成共识”暂时不买车了,原因有何不同? 【心理选择分类消费】 2018年五一车展在中心广场火爆进行,很多汽车销售商都在降价促销,价格比平时优惠许多,老张一家光顾了车展,心想: “现在许多销售商在搞促销,价格比较便宜,现在不买,以后涨价再买我岂不是太亏了,得买!”,但买哪款汽车老张又犹豫了。这时来自四个不同厂家的促销员纷纷“建言献策”,最后老张决定全款买其中一款车。 问题3、促使老张决定买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老张全款买车属于什么消费类型?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名促销员,请你为老张“建言献策”,写一条针对本厂汽车卖点的宣传语,以抓住老张的心。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 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 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 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高中政治《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范文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多彩的消费》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本课内容是从学生身边的消费现象入手深入浅出的分析关于生活消费的知识,同时是对前两课关于商品和价格知识的提升,又为后面学习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 2.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消费原则的要求。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2.在学习“消费结构”时,可让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从而增强学生们关注现实生活的能力与动手能力。 3.在学习“消费心理”时,可让学生列举身边的事例,深入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特点,增强比较和鉴别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心理3.消费原则 难点: 1.收入与消费的关系2.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在全市属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好,注意力不集中,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所以学习时需要从学生身边案例入手,举例要生动具体贴切,要多开展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培养他们勤思考、深分析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 1.情景引导、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法 2.学案导学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多彩的消费》,完成学案基础知识梳理,初步把握教材的原理和重难点。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准备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教室内教学。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深圳市场消费现象面面观(多媒体视频)导入(包括火爆的食品消费,服装消费,旅游消费,汽车消

合理消费倡议书

篇一: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倡议书 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倡议书 目前中学生存在不良消费,为了指导学生理性消费、科学消费,避免互相攀比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同学能起到避免自卑,避免通过非正常手段取得钱财的可能,使全社会更加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逐步使我们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为此,我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并提出我的建议: 1、中学生必须做到合理消费。以自身家庭情况为前提,可以对家庭较富裕的同学指出一些乱花钱的不合理性,使他们明白中学生应适度消费,不该铺张浪费,从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消费应从实际出发。对此,可以开展对于消费观念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充分说出自己对消费的想法和见解,对一些盲目攀比、超前消费、赶时髦、随波逐流的消费可能使中学生产生不良思想指出不合理性。通过主题班会,能让同学们明白消费应做到“四不”——不赶时髦、不随波逐流、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多参与自力更生的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要节约学校的水、电,对此可以在各班成立志愿小组,负责控制对本班的用电管理。比如白天光线充足不用开灯时,如果发现开了灯就及时主动去把它关掉,号召同学们踊跃参与,用行动证明决心。 4、树立科学环保的消费观。对此,可以动员各班黑板报成员出一期关于环保消费的黑板报,提倡同学们消费应考虑环境,并动员同学们到学校食堂吃饭,尽量不要到外面的快餐店吃快餐,这样既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通过这些倡议的提出,可以使同学们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杜绝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减少“白色污染”。 5、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对此,每个月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外面清扫街道,把乱贴乱画的墙擦洗干净,保证我们的居住环境优美;在学校食堂挂一些“粒粒皆辛苦”“珍惜粮食”的宣传报,希望同学们能节约粮食,不浪费粮食。愿同学们都能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为所有家长卸下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倡议人:z 时间:2011年6月16日篇二:节约倡议书 “勤俭节约,从我做起”倡议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节约观,争做勤俭节约的模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崇尚节俭,合理消费,以建设“节约型校园”为目标,增强节约意识,改掉不良陋习,做到“以勤养志、以俭养德”,做到互相提醒,杜绝铺张浪费,营造人人把节约当成“举手之劳”的校园氛围。所以发出“节约十个一”的倡议: 1、节约一元钱:适度消费,合理支出,精打细算,每天节省一点点,养成理财好习惯。 2、节约一张纸:作业本要用完,少用纸巾、纸杯,提倡使用手帕。 3、节约一支笔:不必买名笔,铅笔要用完,没坏别丢,坏了可修。 4、节约一杯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使用脸盆洗脸、洗手;衣物集中洗涤,用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长流水,见滴水龙头,随手关闭。 5、节约一度电:光线充足,不要开灯;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杜绝白昼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熄。 6、节约一粒粮:积极倡导文明用餐,减少粮食浪费,打饭量力而行,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提倡去餐馆就餐,不提倡用一次性碗筷,不提倡吃零食。 7、节约一件衣:不必买名牌,不要过分追求时尚,旧衣只要干净、得体,同样穿出气质,穿出潇洒。

高一政治22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2沪教版

合理消费和消费结构 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整消费结构,以优化消费结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关系。同时,本框内容也是下一框“合理消费和健康的消费心理”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懂得了合理消费的重要性,才能真正认识健康消费心理的重要性。因此,要把这一框作为第二节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一方面,通过本课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有关消费的知识,尤其对消费水平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消费者,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已学过的知识及选取一些生活实例或相关统计数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多彩的消费ppt]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精品教案

[多彩的消费ppt]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精品教案 【--述职报告ppt】 了解: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的变化与恩格尔系数。 1、影响消费的因素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反之亦然。 (这里讲的物价水平是指宏观物价。) (思考:物价水平越低,消费水平越高?) (3)、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思考: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呢? + 转变观念?) 2、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钱货两清的消费: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这种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注意:消费者要有维权意识,主动检查商家的营业资格,索取发票,为维权保留保留依据。) B、货款消费:一次性付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这种消费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注意:贷款消费除了包括到银行贷款,也包括赊帐、打白条等消费。这种消费有利于提高人们现有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但也会增加未来的消费负担,要慎重考虑未来的收入水平。) C、租赁消费: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租赁消费的适用情形:对一些商品消费者使用的次数有限,为暂时的使用而买下它们又不划算的。

中学生如何合理消费

报告内容: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 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 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 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 究过程: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多彩的消费复习教案 第三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可支配收入。在其他条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②消费量就越大。因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③稳定增长,增加④居民收入。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预期乐观,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会⑤加大;反之,人们会⑥节制当前消费,以备不时之需。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会⑦降低;收入差距缩小,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⑧提高。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⑨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⑩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温馨提示用全面的观点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之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水平和结构、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费水平有重要的影响。2.消费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此外,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越来越常见。按照消费的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有形商品的消费特点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分开;劳务产品的消费往往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按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会

逐渐增加,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温馨提示钱货两清的消费与租赁消费条下,商品的所有权、使用权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钱货两清的消费是我们目前消费的主要方式,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商品的所有权以及相关责任发生转移。租赁消费,该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变更的是一定时间内商品的使用权。3.消费结构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温馨提示恩格尔系数不是一个绝对量,而是一个相对量,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也就是说,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食品支出金额的降低。恰恰相反,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在一般情况下伴随着食品支出金额的增加。只是在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不断进步的趋势下,食品支出金额增加量小于家庭总支出的量。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

2020-2021年高一政治 ..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高一政治 2.2.1《合理消费与消费结构》教案2 沪教版一、设计思路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即,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规范和要求,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只有教师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让思想政治课“动”起来。 在二期课改理念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知识相干的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并使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二、教材分析 从框题就不难看出其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消费结构”和“合理消费”。前者主要研究“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及其原因”,侧重知识目标,是后者“合理消费”的知识准备;后者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安排消费结构”,要帮助学生树立合理消费观,懂得合理消费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本框内容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体现。针对教材内容,我在教学设计时把整堂课也分成两部分,分别解决这两个问题,但重点放在后者,突出本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本框在这一课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它与前一节“消费水平”密切联系: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促进消费结构的进步,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变化。只有让学生懂得了这一点,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进而才能懂得在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要自觉适时地调

合理消费

学会合理消费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自身消费与理性思考,学会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测试、课堂讨论总结等方法,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积极参与情境活动,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 难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课堂讨论与讲述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2008年2月11日,《济南日报》报道:济南某商场反映,有5名小学生疯狂购物,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 ①3万元压岁钱说明了什么?(经济建设成效巨大,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连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了。) ②5个小学生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又说明了什么?(小学生缺乏合理消费意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一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如果是你,如何处理这3万元?生:略 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等,更注重于精神消费,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你发现我们周围在哪些消费热点?这些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生:说明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提升消费品质,追求健康生活。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 师: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经济生活呢? 生:读书总结:①关注经济建设;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师:你会理财吗(生活必备技能)?――理财小测试: 1、你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 有 B没有 C 偶尔 2、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何花,你会不会做一个计划? A 会 B 不会 C 只对大笔的开支做计划 3、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你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 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B 零食 C 服装饰品 4、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 存银行 B 立即花掉 C 花一部分存一部分 5、你平时会不会有省钱的心理? A 有 B没有 C 偶尔 6、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 A 有 B没有 C 偶尔 7、你是否常买电视广告上的产品? A 不是 B 是的 C 偶尔 8、如果店员赞扬你穿上他们的衣服效果非常好,你会怎么想? A 认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需要 B 马上产生购买的欲望 C 会对店员产生好感 生:自我测试(略) 师:学会合理消费:“五一”黄金周掀起了旅游热。某校初三学生小张的父母为缓解小张的学习

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

必修1·第3课多彩的消费 1.据调查,我国2017年第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相比2016年第四季度上升两个点达到两年来的峰值110,实现开门红。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提高( ) ①将推动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②源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③反映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较乐观④说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正在扩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五年,“十三五”是我国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齐发力、求转型的关键期。旅游成为与大众关联越来越密切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按照消费的目的划分,旅游消费属于( ) A. 生存资料消费 B. 贷款消费 C. 租赁消费 D. 享受资料消费 3.下图是某省近10年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可知该省居民( ) A.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B. 恩格尔系数提高 C. 生活必需品支出持续增长 D. 缺乏量入为出、勤俭节约的消费观 4.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提高部分高档奢侈消费品的消费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5.3月25日,中国商务都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是基于( ) ①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3月25日,中国商务部前部长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表示,中国要促进消费升级,需要完善社会保障。这一观点是基于( ) ①健全保障体系能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②完善的社会保障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未来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2015年我国地公民出境游首次突破1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出国旅游趋势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 ) A. 受从众心理影响 B. 追求生活质量 C. 收入水平提高 D. 闲暇时间增加 8.过去农村房屋墙体上的广告多为农资广告和计生标语,现在取而代之的是通信、建材、家具、家电、黄金珠宝、保险、楼盘和汽车等广告。这表明我国农村居民( ) ①消费结构不断提升②以享受资料消费为主 ③消费水平不断提高④消费行为越来越理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9.在房价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对于来自贫困家庭、毫无积蓄、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来说,住房上最可能采用的消费方式是( )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教案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教案 一、课程简介 1、课题: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第一课时——《消费及其类型》 2、教材: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第一册 3、课型:常规课 4、授课时间:45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消费的不同类型,消费结构的含义以及恩格尔系数的含义。(2)、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理解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以及租赁消费时商品所有权和 使用权的变化。 (3)、理解贷款消费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待贷款消费。 (4)掌握恩格尔系数变化对家庭消费及消费结构的影响。 (5)、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近几年发生的一些物价飞涨的突出典型,引出物价对人们消费的影响。以及通过给小A同学支招,导出消费的类型。 (2)、图表比较法:采用图表方式对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进行直观的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本节教学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审视我们日常的消费,吸收理性消费的理念,并为下节课的《消费心理面面观》做下铺垫。 (2)、通过本框学习,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恩格尔系数的变化的含义 难点:贷款消费 四、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与教师课堂讲解相结合 五、教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货币,商品的价格等知识,那么同学们,当你有了钱,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的时候,你会干什么?也就是当你有了钱,你会干吗?买东西,也就是消费。对,那么这节课,我就跟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关于消费的有关知识。马上就元旦了,家家户户又得买新的日历了,下面就让大家看一个关于“日历变迁”的视频,同时思考是什么导致了日历的变化?(插入视频)提问:是什么导致了日历的变化?

《学会合理消费》优质课教案

合理消费学会理财 克州三小马祥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懂得合理消费的方法。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增强学生理财、合理消费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学会理性消费、绿色消费、合理消费。 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绿色消费观。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二)讲授新课 活动1:感悟生活:视频“校园超市购物”“电器消费”“假日旅游” 提问:看了这三组视频有何感想? 教师小结:从人们的消费行为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板书: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提高。 活动2:比比说说:视频“两代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对照” 讨论:他们的消费观念有何不同?为什么? 教师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板书: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活动3:消费在线:课件展示图表,学生填写。 你每个月的零花钱约是元; 你的零花钱一般是这样安排的:

零食约元; 学习用品约元; 电脑游戏约元; 礼节应酬约元; 文体娱乐约元; …… 节余---- 元或超支---- 元。 节余的钱你是存进银行还是---- 讨论:他们的零花钱安排是否合理?如果有不合理的地方,请你帮忙改正? 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小结:要学会理财,学会合理消费。 活动4:各抒己见,说说你的理财小窍门? 活动5:情景对话:《小刚的生日》:小刚家条件一般,今天是他生日,一早向爷爷偷偷要了500元钱。 情景一:上学路上从李宁牌专卖店经过,不禁放慢脚步。小刚想:班上有80%男生有李宁牌运动服,今天生日也风光风光。于是选了一款,打了3折还要三百多,刚进教室坐下,又收到了几个好友的小礼物。 议一议: 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学生讨论、上台展示,教师小结:作为中学生社会阅历不够丰富,购买能力弱,在消费时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板书:多些理性,少些盲目。 情景二:小刚想,好友送了我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得请他们大吃一顿。于是,晚上带着好友去了大排档,点了一大桌菜,很多没吃完。离开时,桌上杯盘狼藉,地上一次性碗筷、纸杯、餐巾纸如天女散花。一结账,380元,爷爷给的钱不够,把这个月的零花钱垫上了。 议一议: (1)小刚的消费行为合理吗?把你的看法告诉他? 学生讨论、上台展示,教师小结:要适度消费,提倡节俭,还要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板书:适度消费,提倡节俭 注重环保,绿色消费

上海市高中政治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学案沪教版

上海市高中政治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学案沪教版 一、要点讲解 1.可以用于消费的收入 复习时要知道,个人收入不可以全部用于消费,因为: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一(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金) 一般来说,个人可支配收入又分为两个部分: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学生要理解这里的“储蓄”有多种形式,也可能是负值。 2.决定和影响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 复习时要注意三点: (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 (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人的预期。 (3)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 同学们在理解“我国的居民消费率低”这个问题的原因时,一定要结合上述教材中所列出的这些因素。 3.适度消费及适度消费的经济、社会作用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 适度消费阿作用,教材说了两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努力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除了教材上的两点,还对解决民生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直接促进作用。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复习时要对这对关系全面理解:生产决定消费,生产的具体水平、结构决定了消费什么,消费多少,消费方式如何;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适度消费促进经济的发展,超前和滞后的消费阻碍经济的发展,消费结构影响生产结构的调整。 5.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 今年地方两会上,“建设幸福城市”就是个热议话题。比如建设“幸福武汉”、“幸福沈阳”、“幸福广东”、“幸福山东”、“幸福重庆”……江苏南京则提出要把人民幸福当做发展“第一目标”。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为衡量幸福提供了可以利用的视角:(1)消费水平的高低,这是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基础。(2)与精神消费状况相关。(3)与闲暇时间的多少及利用程度相关。(4)与生活环境相关,这里的生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6.提倡艰苦朴素 复习时要把握,艰苦朴素不是反对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而是反对脱离生产发展和个人收人水平的奢侈浪费;同时,提倡个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反对不思进取、安于享乐。所以,到任何时候,艰苦朴素都不过时。 提倡艰苦朴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实现我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理想;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7.消费结构及其变动的一般趋势 消费支出的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构成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按照不同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复习时要理解,消费结构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实习生:施莉琳 实习学校 江苏省 海门中学 年级班级 高一年级 10、12班 实习学科政治 课程题目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理解居民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 ○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理解恩格尔系数变化与消费结构、生活水平的关系。 ○了解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 ○知道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及其内在变化规律。 二、能力目标 ○综合认识影响消费水平因素的能力。 ○辩证分析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看待我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难点:恩格尔系数、消费类型 课程类型与教学模式、 方法类型:新授课 模式:传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方法:讲授法、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与 媒体多媒体教具ppt、视频、图文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2min)一、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2.了解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和意义; 3.了解各种消费类型的特点,并学会区分。 二、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我们知道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好,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我国对电、水、气等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实行阶梯价格制度”,以上海市阶梯水价为例,看表格我们很容易发现,用水量越多,单位水价越高。所以对居民来讲就会自觉节约用水、节制用水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说,物价提高会抑制消费水平的提升。 但是我们知道,水是生活必需品,无论价格高低,该用的还是要用的对吧?所以国家在推行阶梯水价制度时充分考 - 1 -

高中政治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一、消费及其类型/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影响消费的因素 客观因素: (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 (2)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②居民收入水平还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一般地,未来收入预期(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密切的联系。人们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3)其他因素: ①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ⅰ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民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 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ⅱ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ⅲ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不同。价格变动对互为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呈同向关系。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呈反向关系。 ②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家庭人口数量等也影响消费水平 主观因素: 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和消费方式的影响。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对个人生活不利。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几种典型的消费心理比较:

弊 3、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坚持适度消费要反对一是超前消费;二是过分抵制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知识理解】 1、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1)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生产决定消费)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①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影响消费。——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②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消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