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对社会性质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5
试论中共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过程
摘要: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进行了严肃思考和理论创造。
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从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正确分析和科学判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 半殖民地半封建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1]( 63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进行了较长期的艰辛探索, 才得出了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得到了解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从而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探索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重要性。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讨中国社会的性质。
1923年夏,毛泽东在《北京政变与商人》的政论文中使用了“半殖民地”的概念。
1925 年12 月,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
”[2](3-4)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已经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基本上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对近代中国国情认识的初步成果。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还处在幼年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探求虽然还不成熟,但对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社会的分析是比较正确的, 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贡献。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社会性质。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 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分析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为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提供了理论前提和科学指导,
因而对中国社会性质得出了比较正确的认识。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近代中国社会科学预见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进行了严肃思考。
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经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科学地预见了中国社会演化的趋势,指出中国社会将发生深刻的根本性的变化。
1912年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一文中,使用了“中国这个落后的、农业的、半封建国家”的定性词语。
1916 年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文章中,又把中国列入半殖民地。
1922年初,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近代中国社会的科学预见和科学分析,引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进行严肃思考和科学判断,从而得出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比较正确的认识。
( 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运动的实践中,从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探求中国社会性质。
党成立以后的主要任务就是领导工人运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迫切需要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认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这就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从中国革命运动的实际出发, 认识近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从而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这一时期,正是由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得出了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 1922年7月党的二大才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 完成了建党的任务,为继续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
二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军阀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
认清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性质,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复兴中国革命的一个首要问题。
当时有人认为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有人认为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也有人认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28 年6、7月间召开的中共六大认为, 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29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自己的文件中提出了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
但陈独秀等人和当时在中央占据领导地位的一些人,又否定了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占优势并将得到和平发展的社会,认为国民党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在这种复杂的历史时期,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十分必要。
1928 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中国红色政权的发生“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
”毛泽东同志认为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社会, 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的文章中,针对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和行动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指出:“他们的这种理论的来源,主要是没有把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这件事认清楚。
”
[2](98)这一方面说明了国民革命失败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社会;另一方面
则说明了认清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性。
正因为党内一些同志没有认清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社会,对毛泽东领导的以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开端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因而对红色政权和革命前途产生了怀疑和悲观情绪。
可见,认清中国社会性质,对于领导中国革命至关重要。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中指出,“大家知道,差不多一百年以来,中国是好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半殖民地的国家。
由于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互间的斗争, 中国还保存了一种半独立的地位。
”[2](142)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形势下,毛泽东仍然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社会,并以此说明了和民族资
产阶级在抗日条件下重新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系统解决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
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
”[2](171)毛泽东在坚持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系统说明了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问题。
面对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社会的复杂形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对中国社会半殖民地性质的正确分析,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
出了重要贡献。
(一)在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中国社会的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
对于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下的中国社会性质, 当时社会上众说纷纭,甚至在20 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发生了一场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在这种极其复杂的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 促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二)在中国共产党内对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发生争论的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分析。
中共六大认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共六大以后不久,中共
党内在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上又发生了争论,陈独秀及在党内占据领导地位的一些人认为中国社会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否定了中共六大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
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科学分析。
( 三) 在抗日救亡的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判断。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各种关系错综复杂,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对中国
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
正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民革命失败后坚持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才实现了中国革命从国民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伟大转变, 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三
抗日战争时期, 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总结
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更为深刻。
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半封建经济占优势而又土地广大的国家,就不但规定了中国
现阶段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基
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 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并且规定了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1](604)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在对中国社会性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等问题作了科学的阐述。
1939年12月,毛泽东和其他几个在延安的同志合作撰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课本,指出:“自从1840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自从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又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社会”[1] (626)明确提出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31 年九一八事变,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还分析了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原因,进一步指出:“由此可以明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 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
殖民地的中国。
”[1](630)同时,毛泽东同志还分析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特点及其主要矛盾。
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又阐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指出:“自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中国社会又逐渐地生长了资本主义因素以来,中国已逐渐地变成了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现在的中国,在日本占领区,是殖民地社会; 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 而不论在日本占领区和国民党统治区,都是封建半封建制度占优势的社会。
这就是现时中国社会的性质, 这就是现时中国的国情。
”[1](664-665)毛泽东同志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走,“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
”[1](630)从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形成了完整
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求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的复杂形势下,坚持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彻底认清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对中国革命两次胜利与两次失败的反复比较,科学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认识正确,就会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对中国社会性质认识错误,就会导致中国革命的失败。
(三)毛泽东同志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确立,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逐步成为全党的共识。
1938年9月,王稼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传达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关于中共中央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解决统一领导问题的指示,遵义会议以后确立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毛泽东同志对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才被更多的人理解和接受,逐步成为全党的共识。
(四)毛泽东同志倡导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水平,促进了全党对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
抗日战争时期, 陕甘宁边区相对稳定,一批优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工作者云集延安,在毛泽东同志的倡导下,在全党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热潮。
1941 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彻底清算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从而对全党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美帝国主义代替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力量,它企图变中国为它的附庸,使中国社会进一步殖民地化。
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有了完全正确的认识,解决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才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并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 第2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
[2] 毛泽东选集: 第1 卷[ 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