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66.88 KB
- 文档页数:2
我院近三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6T15:29:18.6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惠恒龙尹杰罗力张月王家薛永
[导读] 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淮安 223000)
【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
【关键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总结分析
【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336-0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 有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与警惕,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本文就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 19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上报的合格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194份。使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对报表资料按患者年龄、性别、损害系统、临床表现、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名称得到初步统计结果,对结果为“不详”之处进一步核实,再进行药品的分类统计、总结分析。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年龄与性别分布,不良反应可发生在任意年龄段,以青壮年为主,男性患者所占比例稍大,占54.12%。
2.2 不良反应涉及损害系统及不良反应名称
不良反应涉及系统损害共276例次,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因为有同一药品导致多系统的损害,故总例次大于194例。
2.3 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及其种类
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 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前3位药物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均为我院常用药品。
3 讨论
3.1 我院是以精神科为主,神经科、心理科为特色的医院,由表1得知,不良反应可能发生在任意年龄段,以青壮年为主,与王君[1]等报道结果一致。以往观念中,我们认为青壮年由于身体各项机能健全,相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本文相反,这就提示医务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所有年龄段患者的用药情况及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3.2 由表2得知
不良反应所累及的损害系统之广,以锥体外系病居首位,提示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引起的常见的此不良反应的不容忽视,提示临床医师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依据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注意个体化的差异,缓慢加减药物使用量,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而不出现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小的最佳剂量。锥体外系反应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时,则可引起患者吞咽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表现为吞咽困难,严重者引起窒息,甚至死亡,故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对锥体外系病的认知与及时处理干预的水平。
3.3 由表3得知
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利培酮(65例次)奥氮平(27例次),近年来,抗精神分类症药物的发展迅速,非典型抗精神分类症药物由于疗效确切,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上成为治疗的一线药物,在普遍使用该类药物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同时,其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呈现绝对数量的增多。奥卡西平(56例次)是芳香族类抗癫痫药物,在应用常规剂量时可在1~8周内出现皮疹[2],刘宁等认为奥卡西平引起皮疹与起始剂量过大或加量速度过快[3],故临床使用时必须按规定的疗程逐步加量,切勿盲目追求短期内获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本文统计结果也与药学部临床药师积极参与神经科、心理科查房,及时发现并上报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关。
总之,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医务人员在关注药物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必须重视药物的安全性,加强对不良反应频发药物的监测,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方案,使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好转,痊愈。
【参考文献】
[1]王君,苏明杰,赵晓彦,刘秀平.365例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5年9月,12(9):560-563.
[2]董维佳,刘玉玺.抗癫痫药物致迟发过敏性药疹三例,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J].2011年4月,5(8):2483-2484.
[3]刘宁,齐晓涟.奥卡西平致皮疹7例分析[J].医药导报,2010年7月,29(7):959-961.
[4]夏红雷,华玲玲.2014—2015年宁波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7年1月,24(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