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改善向心性肥胖的理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820.55 KB
- 文档页数:3
136《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4月肥胖是一种体内脂肪过度蓄积或异常分布的状态,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类的3种慢性病之一。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两种运动方式对肥胖人群脂代谢的影响,以期能够得出哪种运动方式对脂代谢的调节效果更好,并找到运动对脂代谢影响的生理机制。
1有氧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减脂途径之一。
在进行有氧运动时会加速能量供应与物质代谢,有利于提高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和脂肪的氧化,从而降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以及降低肝脏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并使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增加。
在张海滨的一项研究中,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体脂比、LEES’S 指数,使HDL-C 含量显著增加。
晋娜发现在4周的有氧运动减肥后男性重度肥胖症患者的TC、 LDL-C的下降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G 的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女性重度肥胖症患者的 TC、TG、LDL-C 下降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四周的有氧运动能有效改善脂代谢,显著降低体重,改善血脂四项。
除了运动时间,运动强度也是影响脂代谢的一项重要因素。
在一项健步走和太极拳对超重女性的研究中,对40-59岁的超重女性进行了12周的运动干预后发现,健步走和太极拳均可有效改善血脂代谢水平。
文根对14名单纯肥胖儿童进行了4周的健身操干预后发现,可以降低单纯肥胖儿童的体重、BMI和腰臀围以及皮褶厚度,还可以降低TG、LDL-C,有效改善单纯肥胖儿童的脂代谢。
在任超学等人的研究中,探讨了跑步和动感单车对脂代谢异常人群脂代谢的影响,发现经过16周的运动干预后,跑步和动感单车均可改善脂代谢异常人群的血脂,还可降低体脂百分比和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
2抗阻运动对脂代谢的影响抗阻运动是指通过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
体育运动与肥胖问题的关联近年来,肥胖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挑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体育运动水平逐渐下降,肥胖问题也日益严重。
体育运动与肥胖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肥胖。
首先,体育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
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量摄入大于消耗。
而体育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加速脂肪的燃烧,从而消耗多余的热量。
例如,慢跑、游泳、篮球等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促进脂肪的分解和消耗。
通过坚持适量的体育运动,人们可以消耗更多的热量,减少脂肪的堆积,从而降低肥胖的风险。
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改善身体组成。
肥胖并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脂肪的堆积。
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塑造身体的线条,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通过定期进行力量训练和体能训练,人们可以增加肌肉的比例,减少脂肪的堆积。
肌肉是消耗能量的主要组织,肌肉比例高的人在静息状态下也能够消耗更多的热量。
因此,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减少脂肪的堆积,还可以改善身体的组成,使身体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此外,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也有积极影响。
肥胖不仅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肥胖者常常面临社会歧视和自我否定,容易陷入抑郁和焦虑的情绪中。
而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内啡肽的分泌,提高人的情绪和幸福感。
运动不仅可以让人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还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通过体育运动,人们可以积极应对肥胖问题,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提升整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然而,要想通过体育运动有效预防和控制肥胖,仅仅进行一次或者偶尔的运动是远远不够的。
体育运动需要长期坚持,并且结合合理的饮食习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只有将体育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持久地控制体重,预防肥胖。
此外,体育运动的选择也需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体育运动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效果和适应性也不尽相同。
因此,个体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方式。
2009年3月第21卷第2期首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Capital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March 2009Vol.21No.2对肥胖女青少年采用运动加营养减重效果的研究On E ffect of R educing Body Weight by Means of Physical Exercise Plus Nutrition for Female Obese Juveniles朱永国1,陈 钧1,张 泳2,刘志勇1ZHU Y ongguo 1,C H EN J un 1,ZHAN G Y ong 2,L IU Zhiyong 1摘 要:通过对随机选取的宝迪沃第42d 减肥训练营2007年度的60名减肥队员42d 训练的跟踪观察,探讨适宜减重的目标、速度和持续时间及运动加营养的效果。
结果显示:宝迪沃第42d 减肥训练营采用以有氧训练为主,其他训练为辅,配合科学的营养饮食的训练方法是科学的,这种方法不仅使队员们在42d 的封闭式减肥训练后有效地减少了预定体重比减少10%左右的目标,同时在控制心血管系统疾病危险因素方面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科学营养配餐,整齐一致的作息时间,使队员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保证了队员们在42d 艰苦训练中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减体重;运动训练中图分类号:G 808.1 文章编号:10092783X (2009)022******* 文献标志码:AAbstract :By the track observation on the 42days training of 60members who attended year 2007reducing weight training battalion through random selection ,the authors have discussed the appropriate goal ,rate and the duration for reducing weight ,and the effect of physical exercise plus nutri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ining method of the 42nd day in the weight reducing battalion is scientific ,as it is mainly in the form of aerobic training with other training methods as auxiliary ,and matched with scientific and nutri 2tious diet.This method not only makes the members reduce their weight more than the o 2riginal goal of 10%effectively after the 422day enclosed training ,but also achieves good results in the control of the risk factor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s.Its scientific diet of nutrition with consistent daily schedules of work and rest also enables the mem 2bers to foster a good habit of living and diet and guarantee the health of members during the 422day hard training.K ey w ords :juveniles ;obesity ;reducing body weight ;physical training收稿日期:2008210224作者简介:朱永国(1975—),男,山东沂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学;陈钧(1964—),男,安徽芜湖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张泳(1973—),男,山东潍坊人,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刘志勇(1970—),男,北京人,学士,助教,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
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论文•相关推荐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论文摘要:在审美视域下,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审美教育,增强青少年群体的“美”的意识,引导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进行美的元素的发掘与创造,从而借助“以美促学”来调动肥胖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与热情,帮助肥胖青少年改善体育锻炼行为,促使青少年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该文在分析体育审美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就审美视野下肥胖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审美教育;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青少年的肥胖率在不断上升,这不仅与青少年的遗传基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还与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密不可分。
青少年肥胖问题的形成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改善,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问题,并且会受到青少年主观意识的影响。
接下来将从审美视域探讨体育审美教育在肥胖青少年群体当中的教育价值,寻找改善肥胖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有效对策。
1、在肥胖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体育审美教育的价值分析1.1帮助肥胖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所谓体育审美教育,是一种将体育教育与美学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方式[1]。
该教育方式对于肥胖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大有裨益。
借助有效的体育审美教育,可以实现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的互补,体育教育主要是面向体育教学活动的,而体育审美教育则可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美育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的统一,让肥胖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情感态度和体育价值观,形成对体育运动中形态美、运动美和健康美的正确认识,进而意识到对自身肥胖的好处,逐步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念。
1.2帮助肥胖青少年改善体育锻炼行为肥胖青少年通常对体育锻炼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肥胖青少年群体缺乏对体育运动价值的正确认识,也缺乏相应的体育审美观念。
借助体育审美教育,可以以“美”促“学”、以“美”促“情”,让肥胖青少年逐渐体验和感受体育运动中的快乐感、成就感、优美感以及拼搏感,激发出肥胖青少年的体育运动兴趣和参与热情,循序渐进地让肥胖青少年改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
有氧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大学生减脂效果的Meta 分析黄胜贤 姚绩伟* 陈思渝(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体重的干预效果。
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有关有氧运动对改善超重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体重的随机对照实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对纳入随机对照实验的12篇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通过RevMan5.4软件进行Meta 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移检验。
结果:Meta 分析结果显示,有氧运动能有效减轻超重肥胖大学生的体重(MD=-6.54,95%CL=-9.44~-3.65,P <0.00001)、改善体脂率(MD=-3.15,95%CL=-5.30~-1.01,P =0.004)、身体质量指数(BMI )(MD=-1.51,95%CL=-2.35~-0.67,P =0.0004)、全身脂肪含量(MD=-4.56,95%CL=-8.52~-0.60,P =0.02)、瘦体重(MD=-3.48,95%CL=-5.90~-1.06,P =0.005)、腰臀比(MD=-0.05,95%CL=-0.07~-0.03,P <0.00001)。
结论:有氧运动能有效减轻超重和肥胖大学生的体重,改善其身体成分。
关键词: 大学生 有氧运动 Meta 分析 超重 肥胖中图分类号: 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23)28-0021-10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Fat Los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College StudentsHUANG Shengxian YAO Jiwei * CHEN Siyu(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Region, 54100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on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body composition and weigh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s of aerobic exercise improving the body composition and weigh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database were searched by computer, literature was screened according to th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 total of 12 documents were included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nd they were conducted method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and conducted the Meta-analysis, subgroup analysis,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publication bias testing by RevMan 5.4 software. Results: Meta-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aerobic exercise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weight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ollege students (MD=-6.54,95% CL=-9.44~-3.65, P <0.00001), and improve the body fat percentage (MD=-3.15, 95%CL=-5.30~-1.01, P =0.004), body mass index (BMI) (MD=-1.51, 95% CL=-2.35~-0.67, P=0.0004), body fat contentDOI : 10.16655/ki.2095-2813.2023.28.00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Y027)。
运动锻炼对青少年肥胖的预防作用肥胖已成为当今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
据统计,全球青少年肥胖率不断上升,这不仅带来了身体健康问题,还给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交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运动锻炼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健康方式,扮演着预防青少年肥胖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探讨运动锻炼对青少年肥胖的预防作用。
一、运动锻炼促进新陈代谢运动锻炼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新陈代谢水平,加快能量的消耗。
通过积极参与有氧运动,例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可以有效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促进脂肪燃烧,防止脂肪堆积。
此外,力量训练也是预防肥胖的重要部分。
通过力量训练锻炼肌肉,增加肌肉的含量,提高基础代谢率,进一步促进脂肪的消耗。
二、运动锻炼调节食欲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荷尔蒙分泌的变化,容易出现食欲失控的情况。
长时间的沉迷于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进而导致肥胖。
运动锻炼可以调节青少年的食欲,并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
运动可以释放多巴胺等神经传递素,提升青少年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减少情绪性进食的发生。
同时,积极参与运动锻炼还可以增加对健康食物的偏好,减少对高糖、高脂肪食物的需求,保持身体的能量平衡。
三、运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运动锻炼可以增强青少年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
通过运动锻炼,青少年的心血管系统得到锻炼,心血管功能得到改善,有助于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
运动锻炼还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型,使青少年身体更加健壮。
此外,锻炼还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增加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量,进一步增加能量消耗,预防肥胖的发生。
四、运动锻炼改善心理健康青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但也经常面临各种心理压力。
运动锻炼被认为是提高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运动锻炼,青少年可以释放紧张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
此外,运动也具有社交属性,可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团结,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交关系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重干预的国外研究CATALOGUE 目录•引言•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干预研究•运动对儿童青少年超重的干预研究•国外运动干预研究的启示与建议•结论与展望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超重问题日益严重,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运动干预作为肥胖与超重防控的有效手段,在国外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超重的影响及机制。
研究方法综述和分析国外关于运动干预对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超重的研究成果,总结有效干预手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总结词运动可以显著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成分,减少体内脂肪含量,提高瘦体重比例。
详细描述肥胖儿童通常具有较高的体脂含量,而运动可以显著降低体脂百分比和体重,同时增加肌肉质量和骨骼密度,从而优化身体成分。
研究还发现,长期运动干预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腹部脂肪堆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运动对肥胖儿童身体成分的影响运动对肥胖儿童心血管健康的改善总结词运动可以有效地改善肥胖儿童的心血管健康状况,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详细描述肥胖儿童通常面临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而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如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和心率,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肥胖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详细描述肥胖儿童往往面临社会和心理方面的压力和困扰,如被同学歧视、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运动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增强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此外,运动还可以帮助肥胖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进一步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总结词运动对肥胖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的促进VS运动对超重儿童身体成分的影响减少脂肪含量运动可以帮助超重儿童减少体内的脂肪含量,提高肌肉质量,从而改善身体成分。
增强身体机能运动可以提高超重儿童的身体机能,包括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有助于减少肥胖相关疾病的风险。
48作者简介: 唐溢(1983.06-),男,汉族,重庆璧山人,工作单位:遵义医科大学体育学院,职称:副教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体适能。
浅谈运动营养对大学生肥胖人群减脂塑形的作用唐溢 遵义医科大学体育学院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肥胖率在悄悄的上升,其中大学生肥胖比例正在逐步地增大,而肥胖不仅影响形体美,还会引发很多疾病,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文重点分析运动营养对大学生肥胖人群减脂塑形的作用,期望为大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减肥方法。
关键词:运动;营养;大学生;肥胖人群;减脂塑形目前,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而肥胖人群的占比也在不断地上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和营养对于大学生肥胖人群减肥会产生鲜明的效果,本论文选取遵义医科大学的60名肥胖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10周的运动训练,并且结合营养膳食,观察肥胖大学生的身体变化状况,深入探讨运动和营养对大学生减脂塑形的作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遵义医科大学的肥胖大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他们都不涉及重大疾病史,可以适应一定强度的运动训练,其BMI ≥20,将他们分为慢跑、跳绳和健身操三组进行运动训练,在安排他们进行运动前,已经核查三组人员的各项指标没有特殊的差异。
(二)试验方法1.身体指标的测试被选中的60名大学生在减肥前后都是采用同一个检测仪器完成身体指标的检测工作,其中包含身高、体重、BMI 、腰围、臀围、腰臀比、大腿围、心率、上臂部和肩胛部的皮褶厚度。
在测试的过程中确保检测仪器使用不会出现差错,以获得精确地数据。
2.运动方案规定60名大学生每周坚持训练3次,每次训练的时间为45分钟,其运动周期规定为10周,运动强度按照一定步骤逐渐深入,保证每个大学生的运动遵循一定的顺序,不会出现杂乱无章,一切按照严格地规律进行,保证运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同时,大学生在进行运动训练时,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保证运动训练的有效性。
运动减肥机制的文献综述分析本人通过运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减肥的机制进行简单的文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减肥卓有成效;肥胖由遗传、营养过剩、摄食中枢的功能异常、内分泌异常和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引起;有氧运动可以改善机体成分、调节体内内分泌的代谢,从而达到减脂的目的。
标签:运动减肥机制文献综述0 引言1997年WHO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种疾病。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越来越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开始跨入营养型,而且大部分的城市居民从事的工作主要是依靠脑力劳动,这使得人民饮食过多,活动相对较少,肥胖者亦越来越多,肥胖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文明病”之一。
本文应用计算机检索技术,检索与运动减肥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核心期刊文章,针对运动减肥的机制做一综述。
1 研究运动减肥的科研文章当以运动减肥为篇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核心期刊进行模糊检索时,研究文章共有52篇,以运动减肥机制为篇名时,研究文章共有6篇;以运动减肥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核心期刊进行模糊检索时,研究文章共有39篇;以运动减肥为主题,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核心期刊进行模糊检索时,研究文章共有242篇;以运动减肥机制为主题时,共有文章32篇。
2 肥胖产生的原因大部分的专家学者觉得,造成肥胖的原因就是人体吸收的卡路里超出了身体实际需要的范围,过多的卡路里得不到消耗的话就会在体内转变成了导致体型发胖的脂肪。
有研究显示,肥胖是一种多因素作用引起的综合症,它受遗传、营养、生理、代谢等因素的影响[1]。
有研究显示,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证候性肥胖两种,其中大多数肥胖者都为单纯性肥胖。
Basaran等研究表示,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于肥胖基因和基因标记物有关,基因类型可以用来推测儿童患肥胖的趋势;营养过剩也是导致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此外营养素的缺乏亦可导致肥胖,脂肪的分解需要维生素B6、B12和尼克酸等,如果这些营养素不足,就会影响脂肪的分解,从而产生肥胖。
向心性肥胖怎么减肥向心性肥胖是一种由于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现象,主要表现为腹部脂肪堆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肥胖类型。
对于向心性肥胖的人来说,减肥并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
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针对向心性肥胖进行有效的减肥。
首先,合理饮食是减肥的关键。
对于向心性肥胖的人来说,应该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特别是油炸食品、甜点和饮料。
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鱼类、坚果和橄榄油等,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饮食量和饮食频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其次,适量运动也是减肥的关键。
针对向心性肥胖的人来说,有氧运动是最有效的减肥方式,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此外,也可以进行一些力量训练,增加肌肉量,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燃烧脂肪。
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走楼梯、步行代步,减少久坐,增加身体活动量。
再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减肥的关键。
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足的睡眠时间对于减肥非常重要,睡眠不足会影响新陈代谢,增加肥胖的风险。
此外,减少压力和焦虑,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助于减肥。
规律的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减少肥胖的发生。
最后,坚持是减肥的关键。
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不能心急如焚。
应该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不要盲目追求速效减肥方法,而是通过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慢慢调整身体状态。
同时,要注意避免减肥过程中出现的反弹现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总之,针对向心性肥胖的人来说,减肥并不容易,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坚持不懈,是可以成功减肥的。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坚持不懈,是减肥的关键。
希望每一位向心性肥胖的朋友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美好的生活。
2021年(第11卷)第10期运动人体科学①作者简介:王卓然(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运动人体科学。
DOI:10.16655/ki.2095-2813.2007-1579-3204离心训练对青少年肥胖影响的研究进展①王卓然(曲阜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山东曲阜 273165)摘 要:近年来,肥胖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减少体重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离心训练对身体成分、胰岛素抵抗和肌肉力量的影响进行综述。
结果发现,离心训练比向心训练更能有效降低脂肪含量,更能使静息状态下能源消耗增加,肌力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弱、敏感性增强。
离心训练更有利于肥胖人群减肥,同时根据一些研究中的实验条件,为肥胖人群提供运动处方及设定合理的运动强度、运动项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离心训练 胰岛素抵抗减弱 身体成分 肌力增加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1)04(a)-0020-03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Effect of Centrifugal Training onObesityWANG Zhuoran(Sports Science of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Province, 273165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obesity has become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the world, and how to reduce weight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effects of centrifugal training on body composit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uscle strength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entrifugal training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centripetal training in reducing fat content, increas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muscle strength at rest, weakening insulin resistance and enhancing insulin sensitivity. Centrifugal training is more conducive to weight loss of obese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some studie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provide exercise prescription and set reasonable exercise intensity and exercise items for obese people.Key Words: Centrifugal training; Decreased insulin resistance; Body composition; Increased muscle strength据调查,全球大约80%肥胖的青少年到青年体重不会下降。
运动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非编码RNA调节机制WANG Tianhui;XIAO Junjie【摘要】Increasing evidence supports the protective role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xercise induces physiological cardiac growth, and thus protects the heart against pathological remodeling and heart failure. Cardiac hypertrophy falls into two types, namely, the physi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the pathological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the latter can result in impaired cardiac functioning, heart failure and is predictive of a higher incidence of death due to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on-coding RNAs (ncRNAs) including microRNAs (miRNAs), long non-coding RNAs (lncRNAs) and circular RNAs (circRNAs) have drawn significant attention over the last couple of decades, and their dysregulation is increasingly being linked to man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is paper, the profiling 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miRNAs, lncRNAs, and circ-RNAs in cardiac hypertrophy, especially in physiological hypertrophy have been analyzed. Targeting these ncRNAs represents novel therapy for heart failure.%大量研究表明运动训练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运动可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 对于心力衰竭具有保护作用. 心肌肥厚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 后者可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心力衰竭以及高死亡率. 近几十年来, 非编码RNA包括微小RNA (microRNA, miRNAs)、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RNA, lncRNAs)和环状RNA (circularRNA, circRNAs)等,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关注, 非编码RNA的失调被证实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综述了心肌肥厚,尤其是生理性心肌肥厚中miRNAs,lncRNAs和circRNAs的特征、功能和分子机制.同向调控这些运动影响的非编码RNA可以防治心力衰竭.【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9(025)003【总页数】10页(P425-434)【关键词】非编码RNA;运动;生理性心肌肥厚;病理性心肌肥厚【作者】WANG Tianhui;XIAO Junjie【作者单位】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School of Life Sciences,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44, China 【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 54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各种疾病中,心血管疾病被列为首位[1].随着经济水平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达2.9亿人[2].心血管疾病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除了药物治疗之外,经常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3].据估计,运动可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50%.运动作为一种心脏康复疗法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心脏病,可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和反复住院率[4-5].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s,ncRNAs)是一类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分子,它参与细胞增殖、凋亡、分化、代谢等重要生物学过程,其功能失调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和诊断[6-7].规律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可以保护心脏,生理性心肌肥厚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良性适应性反应.非编码RNA是心肌肥厚的关键调节因子之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运动通过上调或下调心肌某些微小RNA(microRNA,miRNAs),参与调节心肌细胞肥大和增殖、心血管再生,帮助心肌细胞抵抗凋亡,减轻病理性心脏重构和心力衰竭.MiRNAs已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潜在靶点[4].对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调控分子的研究能够根据它们在生理性心肌肥厚中的变化,使这些分子的表达升高或降低,往往对心脏重构和心力衰竭具有保护效应.因此,深入探索非编码RNA在运动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将为研究生理性心肌肥厚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视角[8].下面就几种主要非编码RNA(miRNAs)、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lncRNAs)和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s)在心肌肥厚,尤其是生理性心肌肥厚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基于运动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非编码RNA可以发掘新的治疗心力衰竭的策略.1 运动与生理性心肌肥厚规律的运动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规律的运动可以减少腹部肥胖,改善脂质和胆固醇分布,增强葡萄糖代谢,降低血压,改善内皮和心脏功能,同时减少心理压力[9].长期运动会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能够满足运动所带来的心脏灌注需求的增加.心肌细胞肥大伴随心肌灌注的提高,Ca2+敏感性提高,改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10].运动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心脏病.运动是心脏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以及反复住院率[4,11].心肌肥厚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同时伴有心肌细胞内蛋白合成增加,间或伴有间质细胞的增殖.运动引起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与病理性心肌肥厚表现出不同的分子特征与表型.病理性心肌肥厚是病理性的压力负荷和容积负荷刺激下导致的心肌肥厚,是很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如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伴随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心肌纤维化、心功能下降和心室不良重构.长期适当运动作为一种慢性心脏负荷刺激因素,能够诱导心脏发生生理性心肌肥厚.此时,心脏发生非病理性的改变,如左心室容积增加、室壁厚度和心脏质量成比例增加,不伴有心肌纤维化,是长期运动刺激下心脏的一种良性适应性改变,有助于提高心功能,同时对病理性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效应[12-13].根据刺激条件的不同,心肌肥厚可以分为向心性肥厚(心肌细胞宽度增加)和远心性肥厚(心肌细胞长度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由疾病引起的远心性肥厚使心室壁变薄,伴随细胞凋亡、坏死和纤维化,使心室变硬,收缩力受损.持久的耐力训练(如跑步、游泳)可使心脏发生向心性肥厚,而持久的力量训练(如举重、摔跤)会使心室壁厚度增加和心室扩大,诱导心脏发生远心性肥厚[14].2 非编码RNA的分类与功能人类基因组中不能编码蛋白质的RNA被称为非编码RNA(ncRNAs),早期研究中由于ncRNAs的生物学功能不明,曾一度被认为是“垃圾序列”[6].然而,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非编码RNA通过多种调控途径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稳态,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作用和调控功能受到了极大关注[7].根据生物学功能不同,非编码RNA可以分为两大类:管家ncRNAs(house-keeping non-coding RNAs)和调控ncRNAs(regulatory non-coding RNAs),前者通常稳定表达,对细胞存活至关重要,包括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rRNAs)、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s)、核内小RNA(small nuclear RNA,snRNAs)和核仁内小RNA(small nucleolar RNA,snoRNAs)等;后者是具有调控作用的非编码RNA,按长度进行划分,较短的包括miRNAs、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s)、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s)和lncRNAs[7].非编码RNA在调节心脏生长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最广泛的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有miRNAs,lncRNAs和circRNAs.2.1 Mi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为20~22个核苷酸序列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起源于核基因组的编码和非编码区域,直接和间接调节细胞质与线粒体中的基因表达[15-16].MiRNA通过与靶基因信使RNA(messenger RNAs,mRNAs)的3’端非翻译区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miRNAs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但在少数情况下,miRNAs也可以升高靶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一个miRNAs 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而同一个基因又可以被多个miRNAs所调控,因此miRNAs 成为基因表达网络中的重要调控者,参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行为.迄今为止,人类组织中已经发现了4 000多个miRNAs[17].2.2 LncRNAsLncRNAs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单链或双链RNA分子,由大于200个并小于10 000个核苷酸组成.LncRNAs可以通过剪接形成与启动子具有结合能力的多聚腺苷酸尾,参与分化过程中基因的动态表达,多聚腺苷酸尾的存在与否决定了lncRNAs的稳定性[18-19].根据lncRNAs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可以将其分为5种类型:①正义lncRNAs,由蛋白质基因编码的正义链转录,与蛋白编码序列享有相同的启动子;②反义lncRNAs,由蛋白质基因编码的反义链转录;③双向lncRNAs,由蛋白质基因编码的两条反向互补链转录生成;④内含子区lncRNAs,来源于次级转录物的内含子区域;⑤基因间lncRNAs,来源于两个基因间隔区的独立单元序列.LncRNAs参与保护染色体完整性、维持基因组结构、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以及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表观遗传调节、核内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20].2.3 CircRNAsCircRNAs是一类大量存在于真核细胞,不具有5’端帽子和3’端多聚腺苷酸尾、以共价键形成环状闭合结构的单链RNA分子,且不易被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s,RNases)降解,因而与线性RNA相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大多数circRNAs是通过前体mRNA的供体外显子3’端与受体外显子5’端反向剪接形成的,少部分由内含子直接环化而成[21-22].CircRNAs在不同物种间具有高度稳定性、特异性和进化保守性,因而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有研究表明,circRNAs通过与内源性miRNAs竞争来发挥miRNAs海绵的作用,可作为支架来促进、定位和调节蛋白质的功能,调节真核基因表达和线性选择性剪接[23-26].近期的研究表明,circRNAs影响衰老、胰岛素分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和心肌肥厚等[27].3 非编码RNA与生理性心肌肥厚3.1 MiRNAs与生理性心肌肥厚大鼠和小鼠经耐力运动后会引起许多与心脏生长和发育相关的miRNAs分子在心脏中表达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经过几周的耐力训练,超过200种miRNAs在啮齿类动物心脏中的表达发生改变,其中约60%的miRNAs表达下调[28-29].跑台训练或游泳训练诱导小鼠左心室生理性肥大,miR-1,miR-133a,miR-143,miR-124表达下调[28,30-31].相反地,另一些miRNAs在运动所致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中的表达是上调的,例如miR-21,miR-144,miR-145,miR-27,miR-223等[29,32-33].但是,对于持续数周的游泳训练后,miR-208b和miR-133b表达上调或下调的报道存在分歧,具体原因尚不清楚[28,34-35].在小鼠运动训练、主动脉弓缩窄术(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TAC)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过表达模型中,miR-1和miR-133在心脏中的表达下调,说明这些miRNAs在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肌肥厚中同时起作用,而与心肌肥厚属于病理性还是生理性无关[30].而miR-222,miR-34a,miR-210在病理性心肌重构和运动所致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中具有不同的表达特征,表明这些miRNAs是介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miRNAs[36].MiRNAs也在调节与运动诱导的心脏适应性相关的分子途径中发挥作用.在游泳训练后大鼠肥厚的心脏中,miR-29家族表达上调,这与胶原基因表达下调有关,伴随心室顺应性改善,心脏胶原纤维含量下降[37].血管生成增加与运动诱导的心脏生长有关,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途径的调节.在游泳训练的啮齿类动物心脏中,miR-126的表达升高,通过抑制靶基因Sprouty 相关EVH1域蛋白1(Sprouty-related EVH1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1,Spred1)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2(phosphatidy linositol 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2,PI3KR2)(VEGF通路的负调节因子)促进血管生成信号转导[38].PI3K是一种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是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所必需的关键调控分子.心肌特异性敲除PI3K小鼠的心脏体积明显减小,而特异性过表达PI3K小鼠的心脏体积则明显增大.生物芯片分析确定有62个miRNAs受PI3K调节[36].一般来说,当病理性心肌肥厚发生时,心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过度激活,其主要成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AngⅡ)的表达升高.在运动诱导的心脏肥大中,miR-27a和miR-27b(靶基因均为ACE)显著上调,但miR-143(靶基因ACE2)显著下调,这与ACE和AngⅡ的表达水平降低有关,但在接受有氧运动训练的动物中,ACE2的表达水平升高.接受跑台训练的小鼠心脏中的miR-223表达上调,miR-223表达的升高可通过作用于靶基因FBXW7和Acvr2a的3’UTR(untranslated region,非翻译区)诱导生理性心肌肥厚[29,32].MiRNAs分子的靶基因范围很广,其中一些参与了纤维化、凋亡、自噬、血管生成等的调节.介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miRNAs下游靶基因有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miR-21,miR 144),结节性硬化复合物2(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2,TSC2)(miR145),ACE(miR27a,miR27b,miR143)等,通过作用于靶基因,miRNAs 发挥着重要的调节功能[33].MiRNAs在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能够有效抵抗心肌受损,保护心脏免受不良心室重构过程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在小鼠游泳和跑步模型中,心脏miR-222的表达均上调,抑制下游靶基因p27,同源结构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homeodomain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HIPK1),HMBOX1(homeobox containing 1),以促进心脏发生生理性肥厚.抑制小鼠体内miR-222的表达会阻碍运动后的心脏生长,减少心肌细胞的增殖.而心肌特异性过表达miR-222可以有效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6周以后的心功能,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这说明miR-222是介导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miRNAs,对运动诱导心肌细胞生长和增殖是必需的,并可减轻由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室病理性重塑和心功能损伤[39].同样,运动小鼠心脏miR-17-3p表达上调,通过抑制下游直接靶基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3,TIMP3),或抑制PTEN激活Akt信号通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增殖和存活.在体内抑制miR-17-3p 表达会减弱运动诱导的心脏生长,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增殖.注射了miR-17-3p激动剂的小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良心室重构减轻.MiR-17-3p有助于运动诱导的心脏生长,并保护心脏免受不良心室重构的影响[40].总之,miR-17-3p和miR-222表达升高,促进了心肌细胞肥大、增殖并抵抗凋亡,增加miR-17-3p和miR-222可以在动物水平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致的心室重构不良和心力衰竭,miR-17-3p和miR-222可能是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功能恢复的新治疗靶点.3.2 LncRNAs与心肌肥厚自2013年,首个与心脏相关的lncRNAs Braverheart在心脏发育中的功能被发现以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lncRNAs在心脏病理生理中的作用.在2016年更新的非编码RNA数据库中,lncRNAs已经达到527 336个,人类中有167 150个,小鼠中有130 558个[41].然而,仅有少数的研究分析和鉴定了心肌肥厚过程中lncRNAs的差异性表达.TAC诱导的4周心肌肥厚小鼠模型中,芯片分析鉴定出64个上调的和134个下调的lncRNAs[42].同样,在TAC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中,80个lncRNAs显著上调,172个lncRNAs显著下调[43].对于人类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心衰患者的不同阶段,已阐明了lncRNAs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非心衰患者心脏、非缺血性和缺血性心衰患者的对比研究揭示心衰患者的lncRNAs和miRNAs的差异化表达,并且lncRNAs可用来区分心衰的病因[44]. LncRNAs可以隔离染色质修饰酶和转录因子等RNA结合蛋白,从而抑制其功能.肌球蛋白重链相关RNA转录物(myosin heavy-chain-associated RNA transcripts,Mhrt),是第一个被报道的与心肌肥厚相关的lncRNAs,大量存在于成年小鼠心脏中.Mhrt通过结合染色质重塑因子1(brahma-related gene 1,brg1)的解旋酶结构域,阻止brg1识别其基因组序列,从而避免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发生,这表明Mhrt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实际上,在病理刺激下激活的brg1也会显著抑制心脏中Mhrt的转录,从而引起心肌肥厚和心衰的发生.因此,brg1-Mhrt的反馈调节对维持心脏的内稳态至关重要[45].通过对小鼠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模型的转录组学分析,发现了一种在心脏中高表达的lncRNAs Chaer(cardiac hypertrophy associated epigenetic regulator),被称为心肌肥厚的表观遗传调节器.Chaer在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而Chaer敲除小鼠可明显减轻压力刺激所带来的心肌肥厚,表明Chaer在控制心脏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66-mer序列的修饰,Chaer影响了多梳抑制复合物2(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PRC2)序列的功能,使PRC2不能靶向基因组位点,从而抑制了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启动子区域组蛋白的甲基化.可见,抑制Chaer的表达,可以减轻压力刺激带来的心肌肥厚和心功能障碍[46].LncRNAs可作为一种内源性海绵与miRNAs相互作用来控制心脏肥大.小鼠心肌肥厚相关因子CHRF(cardiac hypertrophy-related factor)在压力超负荷后表达升高,导致心力衰竭.CHRF作为miR-489的海绵,下调miR-489,使其下游靶基因myd88上调,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通路调节诱导心脏肥大的发生[44].在心肌肥厚的小鼠心脏中,lncRNAs Plscr4表达上调,而Plscr4的过表达可明显减轻压力刺激所带来的心肌肥厚.Plscr4通过隔离促肥大的miR-214发挥其抗肥大功能,从而允许Mitofusin 2的表达并减少心肌肥厚的发生[47].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lncRNAs可能是治疗心肌肥厚相关疾病的新靶点.在小鼠和人类心肌肥厚模型中,lncRNAs Chast(cardiac hypertrophy-associated transcript)的表达会特异性上调,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过表达Chast会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发生.这是通过促肥大的转录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激活Chast,自噬调节因子Plekhm1表达上调,阻断心肌细胞的自噬来实现的.该研究通过lncRNAs沉默方法——反义寡核苷酸来抑制小鼠心肌肥厚模型中Chast的表达,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达到目的分子沉默的效果,揭示了lncRNAs 在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潜力[43].但是,目前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lncRNAs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3.3 CircRNAs与心肌肥厚虽然已证实心脏中含有大量的circRNAs,但其功能和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据报道,一些circRNAs可以作为内源性海绵与miRNAs相互作用并影响其靶基因的表达.CircRNAs ciRS-7/CDR1as,Sry,HIPK 3以及与心脏相关的HRCR(heart-related circRNA)作为miRNAs海绵,可以降低miRNAs的活性.HRCR作为miR-233的内源性海绵,miR-233通过作用于靶基因细胞骨架活性调节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ARC)来调节心肌肥厚,HRCR通过与miR-233竞争性结合并提高小鼠ARC的表达来抑制肥大反应[48].与miRNAs相比,circRNAs在调节心肌肥厚功能中的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集中在与心脏病相关的circRNAs的识别与鉴定[49-50].基因表达谱分析已鉴定成年小鼠心脏中有575种circRNAs,很多circRNAs候选基因都是从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座中转录出来的.通过比较大鼠新生心肌细胞和成年心肌细胞、假手术和TAC手术小鼠心脏、心衰和非心衰的人类心脏,生成了不同种类心脏中circRNAs的基因表达谱,结果表明circRNAs在患病的人类和啮齿类动物心脏中大量表达,但仅有少数的差异性表达.在从胚胎到成体的发育过渡期,大鼠心脏中的circRNAs表达有显著差异,但调节心肌重量的circRNAs功能尚不明确[51-52].此外,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的关键circRNAs也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4 结语与展望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非编码RNA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在生理和病理性心肌肥厚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小鼠、大鼠和人类的心肌肥厚过程中,大量的miRNAs,lncRNAs 和circRNAs失调.与心肌肥厚相关的生理和病理应激都可以调节miRNAs的表达,通过直接诱导mRNAs降解或抑制靶基因的翻译来调控多种心脏肥大相关的信号通路.LncRNAs通过充当内源性miRNAs海绵、隔离染色质重塑因子或通过顺式调控机制调节邻近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肥厚相关基因.在病理性心肌肥厚的心脏组织中已经发现了circRNAs的表达谱,但是circRNAs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和机制尚未阐明.多个miRNAs,lncRNAs和circRNAs HRCR已被证明是心脏肥大和心力衰竭的潜在治疗靶点.在非编码RNA中,只有miRNAs对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和细胞增殖调节的相关研究比较充分,而lncRNAs和circRNAs在运动诱导的生理适应调节中的作用机制则知之甚少.已知大量的miRNAs在耐力训练后的心脏中有不同的表达,运动可通过调节miRNAs减轻糖尿病、心肌梗死等疾病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等,产生生理性心肌肥厚等心肌保护效应,抑制病理性心脏重塑,改善心肌功能.一些miRNAs如miR-222和miR-17-3p是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厚所必需的,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可能是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功能恢复的治疗靶点.因此,有关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的非编码RNA分子机制及其调控网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运动促进心脏健康的发生机制,为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新靶点和新途径.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ROTH G A,JOHNSON C,ABAJOBOR A,et al.Global,regional,and national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or 10 causes,1990 to 2015[J].J Am Coll Cardiol,2017,70(1):1-25.[2]胡盛寿,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3):209-219.[3]SHARMA S,MERGHANO A,MONT L.Exercise and the heart:the good,the bad,and the ugly[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5,36(23):1445-1453.[4]GOMES C P C,DE GONZALO-CALVO D,TORO R,et al.Non-coding RNAs and exercise:pathophysiological role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J].Clinical Science,2018,132(9):925-942.[5]RAOMONDO D D,MOCELO G,MUSOARO G,et al.New insights about the putative role of myokines in the context of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d secondary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J].Ann Transl Med,2017,5(15):300.[6]BORNEY E,STAMATOYANNOPOULOS J A,DUTTA A,et al.Identif i cation and analysis of functional elements in 1%of the human genome by the ENCODE pilotproject[J].Nature,2007,447:799-816.[7]ZARATOEGUO M,IRVONE D V,MARTOENSSEN R A.Noncoding RNAs and gene silencing[J].Cell,2007,128(4):763-776.[8]OTTAVOANO L,MARTONS P A D C.Non-coding RNAs in cardiac hypertrophy[J].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2017,595(12):4037-4050.[9]BANG C,BATKAO S,DANGWAL S,et al.Cardiac f i broblast-derived microRNA passenger strandenriched exosomes mediate cardiomyocyte hypertrophy[J].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4,124(5):2136-2146.[10]DJEBALO S,DAVOS CA,MERKEL A,et ndscape of transcription in humancells[J].Nature,2012,489:101-108.[11]EDONG J E C,DEMKES C J,LYNCH J M,et al.The eきcacy of cardiac anti-miR-208a therapy is stress dependent[J].Molecular Therapy,2017,25(3):694-704.[12]ANDERSON L,OLDRODGE N,THOMPSON D R,et al.Exercise-based cardiac rehabilitation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16,67(1):1-12.[13]ELLOSON G M,WARONG C D,VOCONANZA C,et al.Physiological cardiac remodelling in response to endurance exercise training:cellular and molecularmechanisms[J].Heart,2012,98(1):5-10.[14]WEONER R B,BAGGOSH A L.Exercise-induced cardiac remodeling[J].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2012,54(5):380-386.[15]VAN R E.The art of microRNA research[J].Circulation Research,2011,108(2):219-234.[16]FARH K K,GROMSON A,JAN C,et al.The widespread impact of mammalian microRNAs on mRNA repression and evolution[J].Science,2005,310(5755):1817-1821.[17]GROFFOTHS-JONES S,SAONO H K,VAN DONGEN S,et al.MiRBase:tools for microRNA genomics[J].Nucleic Acids Res,2008,36:D154-D158.[18]WANG K C,CHANG H Y.Molecular mechanisms of long noncoding RNAs[J].Molecular Cell,2011,43(6):904-914.[19]WOLUSZ J E,JNBAPTOSTE C K,LU L Y,et al.A triple helix stabilizes the 3’end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that lack poly(A)tails[J].Genes&Development,2012,26(21):2392-2407.[20]SCHONROCK N,HARVEY R P,MATTOCK J S.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rdiac development and pathophysiology[J].Circulation Research,2012,111(10):1349-1362. [21]QU S,YANG X,LO X,et al.Circular RNA:a new star of noncoding RNAs[J].Cancer Letters,2015,365(2):141-148.[22]HSOAO K Y,SUN H S,TSAO S J.Circular RNA:new member of noncoding RNA with novel functions[J].Experimental Biology&Medicine,2017,242(11):1136-1141.[23]TAY Y,RONN J,PANDOLFO P P.The multilayered complexity of ceRNA crosstalk and competition[J].Nature,2014,505(7483):344-352.[24]DU W W,ZHANG C,YANG W,et al.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circRNA-protein interaction[J].Theranostics,2017,7(17):4183-4191.[25]LO Z,HUANG C,BAO C,et al.Exon-intron circular RNAs regulate transcription in the nucleus[J].Nat Struct Mol Biol,2015,22(3):256-264.[26]ASHWAL-FLUSS R,MEYER M,PAMUDURTO N R,et al.CircRNA biogenesis competes with premRNA splicing[J].Molecular Cell,2014,56(1):55-66.[27]QU S,ZHONG Y,SHANG R,et al.The emerging 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in life processes[J].RNA Biology,2016,14(8):1-8.[28]RAMASAMY S,VELMURUGAN G,SHANMUGHA R K,et al.MiRNAs with apoptosis regulating potential ar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chronic exercise-induced physiologically hypertrophied hearts[J].PLoS One,2015,10(3):e0121401.[29]FERNANDES T,HASHOMOTO N Y,MAGALH~AES F C,et al.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induced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involves regulatory microRNAs,decreased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ngiotensin ii,and 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ngiotensin(1-7)[J].Hypertension,2011,58(2):182-189.[30]CAR`E A,CATALUCCO D,FELOCETTO F,et al.MicroRNA-133 controls cardiac hypertrophy[J].Nature Medicine,2007,13(5):613-618.[31]MA Z,QO J,MENG S,et al.Swimming exercise training-induced left ventricularhypertrophy involves microRNAs and 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the PI3K/AKT/mTOR signaling pathway[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2013,113(10):2473-2486.[32]YANG L,LO Y,WANG X,et al.Overexpression of miR-223 tips the balance of pro-and antihypertrophic signaling cascades toward physiologic cardiac hypertrophy[J].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6,291:15700-15713.[33]WANG L,LV Y,LO G,et al.MicroRNAs in heart and circulation during physical exercise[J].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8,7(4):433-441.[34]SOCO U P,FERNANDES T,BARAUNA V G,et al.Epigenetic control of exercise training-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by miR-208[J].Clinical Science,2016,130(22):2005-2015. [35]SOCO U P,FERNANDES T,HASHOMOTO N Y,et al.MicroRNAs 29 are involved in the improvement of ventricular compliance promoted by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rats[J].Physiological Genomics,2011,43(11):665-673.[36]LON R C,WEEKS K L,GAO X M,et al.PI3K(p110 alpha)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induced heart failure:identif i cation of PI3K-regulated miRNA andmRNA[J].Arteriosclerosis,Thrombosis,and Vascular Biology,2010,30(4):724-732.[37]VAN ROOOJ E,SUTHERLAND L B,THATCHER J E,et al.Dysregulation of microRNA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veals a role of miR-29 in cardiac f i brosi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8,105(35):13027-13032.[38]DA SOLVA N D,FERNANDES T,SOCO U P,et al.Swimming training in rats increases cardiac microRNA-126 expression and angiogenesis[J].Med Sci Sports Exerc,2012,44:1453-1462.[39]LOU X,XOAO J,ZHU H,et al.miR-222 is necessary for exercise-induced cardiac growth and protects against pathological cardiac remodeling[J].Cell Metabolism,2015,21(4):584-595.[40]SHO J,BEO Y,KONG X,et al.MiR-17-3p contributes to exercise-induced cardiac growth and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J].Theranostics,2017,7(3):664-676.[41]ZHAO Y,LO H,FANG S,et al.NONCODE 2016:an informative and valuable data source of long non-coding RNAs[J].Nucleic Acids Research,2015,44(D1):D203-D208.[42]SUN L,ZHANG Y,ZHANG Y,et al.Expression prof i le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a mouse model of cardiac hypertroph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4,177(1):73-75.[43]LO X,ZHANG L,LOANG J.Unraveling the expression prof i les of long noncoding RNAs in rat cardiac hypertrophy and functions of lncRNA BC088254 in cardiac hypertrophy induced by 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J].Cardiology,2016,134(2):84-98.[44]YANG K C,YAMADA K A,PATEL A Y,et al.Deep RNA sequencing reveals dynamic regulation of myocardial noncoding RNAs in failing human heart and remodeling withmechanical circulatory support[J].Circulation,2014,129(9):1009-1021.[45]HAN P,LO W,LON C H,et al.A long noncoding RNA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pathological hypertrophy[J].Nature,2014,514:102-106.[46]WANG Z,ZHANG X J,JO Y X,et al.The long noncoding RNA Chaer def i nes an epigenetic checkpoint in cardiac hypertrophy[J].Nature Medicine,2016,22:1131-1139.[47]LV L,LO T,LO X,et al.LncRNA Plscr4 controls cardiac hypertrophy by regulating miR-214[J].Mol Ther Nucleic Acids,2017,10:387-397.[48]LO Y,LOANG Y,ZHU Y,et al.Noncoding RNAs in cardiac hypertrophy[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Translational Research,2018,11:439-449.[49]WANG L,MENG X,LO G,et al.Circular RNA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Adv Exp Med Biol,2018,1087:191-204.[50]ZHOU Q,ZHANG Z,BEO Y,et al.Circular RNAs as novel biomarke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Adv Exp Med Biol,2018,1087:159-170.[51]WERFEL S,NOTHJUNGE S,SCHWARZMAYR T,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r RNAs in human,mouse and rat hearts[J].J Mol Cell Cardiol,2016,98:103-107.[52]TAN W L W,LOM B T S,ANENE-NZELU C G O,et al.A landscape of circular RNA expression in the human heart[J].Cardiovasc Res,2017,113:298-309.。
向心性肥胖如何减肥向心性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堆积在腹部的一种肥胖类型,也被称为苹果型肥胖。
这种肥胖不仅影响外貌,更严重的是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因此,对于向心性肥胖者来说,减肥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
那么,面对向心性肥胖,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减肥呢?首先,要合理饮食。
向心性肥胖者在饮食上要尽量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
尤其要避免过多摄入甜食、油炸食品和高糖饮料,这些食物会增加腹部脂肪的堆积。
此外,要控制饮食量,适量摄入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要加强运动。
运动是减肥的重要手段,对于向心性肥胖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有氧运动是减少腹部脂肪的最佳选择,如慢跑、游泳、快走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针对腹部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平板支撑等,帮助收紧腹部肌肉,减少腹部脂肪的堆积。
此外,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减肥同样至关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这些都有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脂肪的燃烧。
同时,要远离烟酒,尽量减少饮酒和吸烟的次数,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对健康不利,还会增加腹部脂肪的堆积。
最后,要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
减肥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盲目追求速效。
向心性肥胖者要有耐心,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不要轻易放弃。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不要盲目追求减肥药物或减肥手术,这些方法不仅效果不明显,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总之,向心性肥胖者在减肥过程中要合理饮食,加强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减肥观念。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减肥的良好效果,改善身体健康,提升生活质量。
希望每一位向心性肥胖者都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远离肥胖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尤其向心性肥胖已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向心性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必备条件之一,是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的根源。
众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当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脏器周围时,会增大健康的风险性,更容易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代谢性疾病,而腹部内脏脂肪堆积过多,其原因多与不良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密切相关,因此运动对向心性肥胖的防治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1]。
1 向心性肥胖界定及危害向心性肥胖亦有人称之为中心型肥胖,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沉积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而开始发展的一种肥胖类型。
肥胖分为中心型肥胖(即向心性肥胖)和全身型肥胖。
研究发现,腰围大于臀围的向心性肥胖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较高,其并发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性约是全身性肥胖者的2~3倍,而且腰围越大,危险性越高[2]。
由此可见,向心性肥胖的危害不容忽视,但由于早期向心性肥胖患者体型表现为腰围比较大,四肢相对较小。
所以单纯从身体质量指数的测定很难发现,就导致了患者失去最佳治疗期。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关于向心性肥胖的标准(此标准以腰围为界定),我国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0cm的将被确定为向心性肥胖。
2 向心性肥胖的发病机制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中作用效果最好的是皮质醇。
某种程度上,单纯性肥胖伴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导致血浆中的皮质醇升高;而对于继发性肥胖,血浆中的皮质醇会明显升高。
总之,血浆皮质醇的升高会引起胰岛素升高形成肥胖,而向心性肥胖就是因为内脏脂肪组织比外周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皮质醇等敏感性低引起的。
谈到向心性肥胖的发病机制,必然要说道胰岛素和代谢综合征。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向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有着密切关系。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也就是说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其次,肥胖与胰岛素间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并存关系[3]。
研究显示,内脏脂肪组织比外周皮下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低,形成胰岛素抵抗,但对具有脂解作用的儿茶酚胺类较敏感,从具有代谢并发症的向心性肥胖患者中检测到其内脏脂肪组织的β3—肾上腺素敏感性增加[4]。
因此,大多学者认为,肥胖者过多的内脏脂肪组织可以释放游离脂肪酸(FFA),从而增加肝脏的糖异生,降低肝脏对胰岛素清除率,导致骨骼肌对葡萄糖利用和糖原的合成受抑制[3]。
这便出现了外周骨骼肌的肌无力以及身体的向心性肥胖,但这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体内代谢的失衡即将对动脉硬化、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起到了一个激活的作用。
3 运动减肥机理的相关研究3.1运动改善代谢、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的研究机体在运动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支持骨骼肌的活动,因此,从能量消耗角度而言,运动是可以起到减肥作用的。
由于当代人们缺乏体育运动,能量的消耗受到限制,导致肥胖人群不断扩大。
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积累,抑制脂肪细胞的增生和减小脂肪细胞的体积,并且降低摄食效率,减少脂肪的沉积[5]。
其次,部分肥胖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致,胰岛素抵抗引起肌细胞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
长期有氧运动可以使胰岛素受体功能不同程度的增强,这样组织与胰岛素结合能力得以改善,同时降低了胰岛素在血液中的浓度。
胰岛素具有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当血浆中胰岛素浓度下降时,脂肪的分解加快,使体脂减少[5]。
因此,有氧运动可以调整机体代谢,调节能分泌系统功能,具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
3.2运动改善脂肪代谢的研究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血脂组成成分。
运动过程中,机体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大,激发脂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促进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同时提高高密度质蛋白的水平[6]。
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肝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至肝内分解,它不仅不会使胆固醇在动脉壁上堆积形成脂斑,而且还能使已堆积的胆固醇分解。
因此,运动在防止血管动脉硬化及冠心病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3.3运动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的研究有氧运动可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胸廓及膈肌的活动度,加深呼吸,提高肺活量,从而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人体的体力与健康水平[7]。
经常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体内T细胞核B淋巴细胞功能。
适当进行中强度的耐力运动可增强腹腔内巨噬细胞内酶活性及其吞噬作用,同时NK细胞的数量也会显著增加,这对提高机体免疫都具有促进作用。
4 运动改善向心性肥胖的措施运动促进健康,与药物相比,运动减肥因其健康、有效和零副作用的特点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也是当今专家研究的热点。
当今肥胖的产生主要以疾病和饮食不规律两个方面为主。
大量研究证明,降低高糖高热量食物摄入,增加消耗是减肥的首选方式[1]。
在适当控制饮食并合理饮食的情况下,参加体育运动,促进脂代谢,脂肪得到大量分解,内脏脂肪堆积得到限制。
运动可以有效降低人体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良好调节[8]。
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运动处方可选治疗性运动处方和康复性运动处方。
对运动项目设定上运动改善向心性肥胖的理论研究①李鹏飞 张慧(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摘 要:向心性肥胖作为肥胖的一类,他给人们带了严重身体危害,可以说向心性肥胖是三高疾病的罪魁祸首,查阅资料,以运动减肥和代谢综合征的研究已经日渐丰富,关于从运动改善向心性肥胖这一视角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当前研究现状对向心性肥胖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制定合理的干预对策,从而试图达到改善向心性肥胖作用。
关键词:运动健身 向心性肥胖 胰岛素中图分类号:G8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4)05(a)-0007-02①作者简介:李鹏飞(1988—),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营养、运动与健康。
张慧(1978—),男,河南周口人,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运动生理学。
(下转9页)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贵在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加深对体育课程的认识。
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是对传统体育教学的突破,是冲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的教学模式。
3.2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学内容是实现健康快乐体育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改革不仅要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标,而且应该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取向相贴近,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这就要求:一方面,在健康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量,注重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针对学生个性特点与个体差异,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在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习过程中的鉴赏力、创造力和抗挫折力教育及责任感与团体合作精神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乐趣,在原有教学内容基础上探求充满情趣的新颖、实用、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同时,还要给学生选择的自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主教学理念。
将“要我学”变成真正的“我要学”,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3.3改善教学方法,培养锻炼习惯健康快乐体育教学,是要求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
它以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为中介,实现学生对体育的主动学习过程。
学生的快乐是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产生的,它包括获得知识的满足感、技能提高的喜悦感、战胜困难的超越感、与他人共同合作的社会认同感、运动过后的轻松愉悦感等等,这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掌握锻炼方法,培养锻炼习惯,提高体育素养的最有效手段。
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存在呆板、枯燥、单一等不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因此,改革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效益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如下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1)自主研讨教学法。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相互的交流中,加深学生对技能的理解,最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发挥,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如对一些高难度的运动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优秀运动员在竞技中的标准动作视频,关键的地方可以采用定格或者重复播放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感受到运动员动作的优美与娴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运动技能。
(3)变“学”为“玩”,以“玩”促“学”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动中思,玩中学,从玩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实现发展学生身心的目的。
(4)因材施教教学法。
根据学生体育基础的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目标,使所有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获,体验体育锻炼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享受平等的体育教育,为学生营造和谐、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体现“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1]翁惠根,庞正志.高等职业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整体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8).[2]陈晓鹏,费甫明,王章明.成功快乐挫折体育教学思想探讨[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3]蔡武成.对“快乐体育”思想的再认识[J].体育科学研究,2010(4).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运动开始以慢为主,动作做到位,运动项目可选太极、健身体操、步行和单车等,强度不需要很高,微微出汗为宜,时间40~60min,每周进行5~7天,可适当增加一些力量训练,训练过程可以有医务监督,确保安全有效的进行。
向心性肥胖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议患者长期进行。
5 结语向心性肥胖发展下去必然会引起代谢类疾病的产生,是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糖尿病等代谢疾病发病的根源,就目前现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一般把向心性肥胖结合代谢类疾病研究或者作为研究肥胖的一个部分,目前代谢类疾病的蔓延及扩大化,有必要增加对向心性肥胖的重视度,向心性肥胖的预防、发病机制及监控方面应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以目前的研究现状为突破口,从向心性肥胖潜在的危害和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并从运动的方式对向心性肥胖干预进行理论剖析,提出针对治疗向心性肥胖的运动处方,希望对向心性肥胖的实践治疗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