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1化学方程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方程式教案一、引言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重要工具,它由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组成,用于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关系。
正确理解和运用化学方程式,对于学习化学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常用符号和写法规则,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解读能力。
二、基本概念1.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是指参与反应的起始物质,生成物是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
反应物通常位于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右边。
2. 反应箭头:反应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由左向右的箭头表示正向反应,反之表示逆向反应。
3. 系数:化学方程式中,方程式前面的数字称为系数,表示相应物质的摩尔数。
系数必须是整数,用于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配比关系。
三、常用符号1. 化学符号:化学元素用拉丁字母缩写表示,如H表示氢,O表示氧,C表示碳等。
2. 括号:在化学方程式中,可以使用括号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合。
3. +号: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加号连接,表示它们参与同一反应过程。
4. ↓符号:有些反应会生成沉淀,沉淀通常用↓符号表示。
5. ↑符号:有些反应会产生气体释放,释放的气体通常用↑符号表示。
四、写法规则1. 离子方程式:对于涉及离子的反应,可使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在离子方程式中,离子以化学式的形式写出,并在方程式上标注电荷。
2. 平衡方程式: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因此化学方程式必须是平衡的。
平衡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
3. 最简比例: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应尽量写为最简比例,即不能有大于1的公因子。
4. 物质状态标记:有些反应物和生成物需要标明其物质状态(例如固体、液体、气体、溶液等),可以使用符号(s)、(l)、(g)、(aq)等进行标记。
五、实践操作1. 根据化学实验或现象,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变化,并写出简化的反应方程式。
例如:将氨气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
简化的反应方程式为:NH₃ + HCl → NH₄Cl2. 根据提供的反应方程式,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含义和数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3)能够根据目标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包括平衡方程式;(4)了解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分析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3)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通过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化学反应和实验安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1.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作用;(2)化学式、反应底物和产物等基本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1)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2)用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产物。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合并反应物和产物中相同的离子,简化方程式;(2)使用括号和系数表示离子和分子的个数;(3)将不溶于水的物质以符号(s)或(l)表示。
4.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法则(1)根据质量守恒法则和电荷守恒法则;(2)使用系数调整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3)注意平衡方程式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个数。
5.化学方程式的实例应用(1)通过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2)利用已知的反应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摩尔质量和产物的摩尔质量;(3)利用已平衡的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和产物的质量。
1.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化学反应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兴趣和好奇心。
2.知识讲解: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平衡法则。
3.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化学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意义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3.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5.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简单计算和平衡。
2.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及其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 运用讲授法,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意义。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书写规则,示例讲解。
3. 练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书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示例讲解。
5.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示例讲解。
7.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平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8.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9. 课堂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内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简单计算、平衡及其应用。
3.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4. 评价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及课程结束后。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试剂、模型等。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化学方程式》教案15篇《化学方程式》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f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2)氢气还原氧化铜引入新课:(情景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表示为:2KClO3==2KCl+3O2↑245 149 96若()g ()g 48g同理: C+ O2 == CO212 32 44若()g ()g 22g讲解:这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质量比是成正比例关系,因此,利用正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可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讲授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例1:加热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克的氧气?提问:怎样计算?(在引入的基础上学生回答)讲解:解题步骤:设、方、关、比、算、答设:设未知量方: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关:找关系(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计量数的关系,然后再写出已知量与未知量质量关系,并写在化学式下面。
比:列出正确的比例式算:计算正确答案(保留小数点一位)答:说明:书写格式[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1)设2KClO3 == 2KCl+3O2↑…………(2)方245 149 96…………(3)关5.8g y x…………(4)比x=2.3g y=3.5g …………(5)算答:分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2.3克…………(6)答练习:若将[例题1]改为:实验室要制取2.3克的氧气。
高一化学化学方程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要素。
2.掌握平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
4.能够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与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基本要素。
2.平衡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3.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实验器材:试管、烧杯、天平等。
实验物质:氢气、氧气、水等。
教学媒体:电脑、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引入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洁方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楚地表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
2.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三个要素,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边,反应条件用箭头隔开。
3.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量在化学方程式中保持恒定。
平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一定的规则,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4.进行实验操作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来观察和验证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
例如,将氢气与氧气在一定的比例下进行反应,可以观察到水的生成。
5.解答习题通过解答一些实际问题的习题,让学生巩固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应用方法。
兴趣小实验:利用电解水制取氢氧气实验步骤:1. 将一个导电性好的玻璃试管锥尖部分封闭,底部固定一个不锈钢板。
2. 将试管内注入适量的蒸馏水。
3. 在试管的两端各插入一根铅笔,将两根铅笔与一个直流电源相连。
4. 打开电源,通电15分钟,观察试管内的现象。
实验结果:1. 在负极(通电铅笔)处,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可通过试管开口逸出。
2. 在正极(通电铅笔)处,产生氧气,可使燃烧木条点燃。
实验原理:电解水是将水进行电解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氢气生成于负极,氧气生成于正极。
这个过程可以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2H₂O(液)→2H₂(气)+O₂(气)6.总结和展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要素和平衡方法,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技巧。
初二化学化学方程式教学案1. 引言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的一种表示方法,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化学反应过程。
学习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教学案旨在帮助初二学生全面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并培养他们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目标2.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2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解读技巧2.3 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和化学方程式计算未知量3. 教学内容3.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3.2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3.3 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技巧3.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未知量的方法4. 教学步骤4.1 引入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可使用实例说明)-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化学方程式。
4.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基本概念-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方法- 反应条件和反应物之间的关系4.3 指导学生学会解读化学方程式- 阅读并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和数字含义- 通过化学方程式推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4.4 练习化学方程式的解读技巧- 提供几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解读其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4.5 教授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未知量的方法- 介绍平衡原理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方法- 示范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未知量的例子4.6 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未知量-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未知量4.7 总结和拓展-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提供一些相关拓展知识,引发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进一步思考和学习兴趣5. 教学评估5.1 课堂讨论和答疑- 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问答互动,检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程度5.2 练习题评估-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检查他们在计算未知量时的应用能力5.3 小组活动评估-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答一些关于化学方程式的问题,评估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6. 教学资源准备6.1 教师准备- 教学案- 演示用的化学方程式示意图或幻灯片- 练习题和答案6.2 学生准备- 学习资料和教材- 化学方程式相关的笔记和练习册7. 参考资源[1] 化学方程式教学法, 作者:XX[2] 初中化学教学指导大纲8. 总结通过本次的化学方程式教学,学生们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解读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两篇》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写法。
2. 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等基本要素。
3. 能够利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反应和离子反应。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作用。
-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出化学方程式的要素。
- 通过示例,解释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表示方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详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写法规则,包括能量和物质守恒以及电荷守恒等原则。
- 给出大量练题,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 引导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解答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反应- 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反应概念。
- 解释平衡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 给出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衡反应的过程,并解答相关问题。
4. 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反应- 介绍化学方程式中的离子反应概念。
- 解释离子反应的原理和条件。
- 给出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过程,并解答相关问题。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准确性: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写法。
- 独立性:学生能否独立解答相关问题,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 创造性: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化学方程式。
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化学方程式。
同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研究效果。
以上为《化学方程式两篇》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化学方程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
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组成:反应物、物、反应条件。
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平衡式、离子式、电子式等。
4.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
5.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物质的量计算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基本组成和表示方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方程式的内涵。
2.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实际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制糖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基本组成,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构成。
3. 展示不同类型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
4. 分析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
5. 练习编写化学方程式,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编辑专员:我已经为您编写了五个章节的《化学方程式》教案。
请您仔细阅读并给予意见,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为您编写后续章节。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化学方程式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化学方程式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方程式的创新和发展。
七、教学案例分析:1. 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 分析案例中化学方程式的运用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与应用:1. 讲解化学方程式在物质计量学中的应用,如摩尔计算、质量计算等。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教学难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方程式?一个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我们哪些信息?2、情景导入: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是否就是化学方程式?为什么?P+O2 ====P2O5 这个式子能不能称为化学方程式?3、讲授新课: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板书)讲解:符号表达式只完成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第一步,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1. 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板书)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根据实验事实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右边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不只一种物质的用加号连结。
例:KClO3——KCl+O2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即调整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使短线左右两边达到原子的种类相同、数目相等,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切记:决不能改变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所配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量数比应是最简整数比。
3、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气体用“↑”符号,沉淀物质用“↓”符号表示。
例:2KClO3——2KCl+3O2 2NaOH+CuSO4=Cu(OH)2↓+Na2SO44、最后:将短线改为等号,意味着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小结:书写化学方程式分:“写、配、注”三步进行。
练习:采用练练、讲讲、讲练结合的形式练习其他九个符号表达式的配平并正确书写其化学方程式。
【板书设计】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1. 以客观(实验)事实为依据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配、注”三步进行【教学反思】学生在写化学方程式时,总是容易将等号、气标符号以及反应条件遗忘,应指导学生写完后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化学方程式教案教案:化学方程式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编写化学方程式,并能够解析和平衡方程式。
准备材料:- 黑板或白板- 教科书或资料- 纸和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介绍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解释它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
2. 解释化学方程式的基本结构:- 反应物:反应开始时存在的物质,放在方程式的左侧。
- 生成物:反应结束时产生的物质,放在方程式的右侧。
- 反应箭头:表示反应过程的方向,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 系数:表示每种物质的摩尔比例,使用化学方程式时必须平衡。
3. 示范编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例子,同时解释每个物质的化学式和系数选择的原则。
4. 分发纸和笔给学生,让他们尝试编写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5. 学生展示他们编写的方程式,全班讨论和纠正错误。
6. 解析方程式的方法:- 根据化学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例。
- 利用化学式和系数,编写方程式。
7. 示范解析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几个例子。
8. 鼓励学生进行练习,解析和平衡更多的化学方程式。
9. 总结课堂内容,并回顾化学方程式的要点。
教学提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图示或实验来展示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的关系。
- 让学生多做练习,特别是解析和平衡方程式的练习,以加深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 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作业来评估他们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扩展活动:- 引导学生了解更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如离子方程式和氧化还原方程式。
- 进一步讨论方程式的平衡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化学方程式》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方程式》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方程式》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对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按照化学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坩埚钳,酒精灯,集气瓶,幻灯,木炭,氧气,澄清石灰水。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演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
(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怎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目的]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兴趣。
2.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观察该式能否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判断)?[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客观规律考虑问题,建立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3.教师提问(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2)具体书写方程式的步骤是怎样的?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指定学生说出书写原则。
并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说明具体书写步骤。
[目的]使学生明确书写原则及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教师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讲清书写步骤及配平原则和方法后,组织学生练习,并分析讨论。
(1)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2)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的步骤是什么?(3)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目的]在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步熟练,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4.4 化学方程式【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及解题格式。
【教学重点】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有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教学难点】1.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教学课时】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讲 述]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例如:+−−−→点燃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这种式子只能表示哪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并不能表示反应过程的质量关系,而且不简明,不利于国际交流。
因此化学家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上述反应可表示为:225P O PO +−−−→点燃。
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其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观察我所写的反应式,能不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不能)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不相等)为了使化学方程式能完整地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只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前写上一定的化学计量数使它既能表示物质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生成什么新物质,又能体现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又叫反应方程式,简称反应式。
参加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物,化学反应后产生的物质,叫做生成物。
意义:定性的角度,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定量的角度:表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讲述]每12份质量的碳恰好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教案:认识化学方程式》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它探究了物质是如何转化为其他物质的过程,并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这些变化。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可视化表示,它通过化学符号和方程式表达反应中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如何解读和平衡化学方程式。
二、认识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它包含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信息。
化学方程式以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反应物、生成物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为基础进行构建。
例:2H₂(g) + O₂(g) → 2H₂O(l)这是一个简单的氢气和氧气生成水蒸气的方程式。
左侧的2个H₂和右侧的2个H₂O表示了氢气和水蒸气的摩尔量,在反应过程中是守恒的。
2. 化学方程式的作用化学方程式通过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直观地描述了化学反应过程。
它不仅告诉我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还提供了反应条件和反应类型等信息。
通过分析和解读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掌握反应的关键特征,并进一步理解反应机理和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
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式化学方程式通常由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组成。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使用使得方程式简洁而具体。
其中,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通过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
例:C(s) + O₂(g) → CO₂(g)这个方程式表示了燃烧过程中碳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
在方程式中,C 代表固体碳,O₂代表氧气,CO₂代表二氧化碳。
箭头表示反应的方向是从反应物到生成物。
三、解读和平衡化学方程式1. 解读化学方程式解读化学方程式是指识别和理解方程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
例:2H₂(g) + O₂(g) → 2H₂O(l)根据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蒸气。
数字2表示了氢气和水蒸气的摩尔量之间的关系,表明氢气与水蒸气的生成是按照比例进行的。
化学课教案:学习化学方程式一、引言学习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基本工具。
通过学习化学方程式,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物质的转化过程以及其中的能量变化和质量变化。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化学方程式,本教案将介绍一套系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理论部分1.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组成- 化学方程式是用符号和公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等式。
-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2. 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合成反应):两个或多个物质结合生成一个新物质。
* 表示方法:A + B → AB-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分解生成两个或多个新物质。
* 表示方法:AB → A + B3. 氧化还原反应- 定义:涉及电子转移过程的化学反应被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与还原:* 氧化:失去电子,氧化态增加。
* 还原:得到电子,氧化态减小。
- 氧化剂与还原剂:* 氧化剂:能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 还原剂:能与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4. 方程式平衡法则- 定义: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数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即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
- 平衡法则:* 无论从质量上还是从电荷上,反应物和产物两侧的总数必须相等。
* 可以通过系数调整每个物质的数量来实现方程式平衡。
三、教学方法1. 提前预习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需要了解基本的化学符号和公式,并熟悉常见元素及其符号。
同时,学生也需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2. 实验观察在开展实验活动中,教师可利用适合年级水平并具有代表性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相关现象。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3. 知识点讲解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组成,并介绍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重点强调氧化还原反应及其相关概念。
4. 例题训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例题进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编写和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教案教案:化学方程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物质的化学变化》。
本节课主要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组成以及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具体内容包括: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的组合。
2. 化学方程式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物、反应条件三部分组成。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物的化学式要正确,反应条件要明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组成,知道化学方程式是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
2. 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3. 能够通过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物和物的质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如何正确表示反应物和物。
2. 教学重点:掌握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组成,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
2.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铁和稀盐酸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气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2.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组成:通过PPT讲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和组成,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是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
3. 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通过PPT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 例题讲解:以铁和稀盐酸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气为例,讲解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个简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检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板书设计:板书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组成和书写规则,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7. 作业设计:题目1:铁和稀盐酸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Fe + 2HCl = FeCl2 + H2↑题目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2H2 + O2 = 2H2O题目3: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教案化学方程式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开展的重大作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通过由易到难的题组和一题多解的训练,开阔思路,提高解题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思维及审题、分析、计算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响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标准化。
三、教学难点:训练和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维的科学方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可以知道反响物与生成物之间存在数量关系。
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可以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
通过这些计算,可以加强生产的方案性。
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进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
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汁算的。
[板书]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师]前面我们学过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今天我们进步学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呢?计算时有哪些步骤和方法呢?请看例题1。
[投影]展例如题1[例题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分析]这道题是反响物的质量来求生成物的质量,即原料的质量求产品的质量。
我们一起来看课本中的解题步骤。
[讲解并板书]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2KMnO4 K2MnO4+MnO2+O2↑2某158 32,x= =0.6 g。
答: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6 g氧气。
第2课时化学方程式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节的知识,本节知识主要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定律内容以及对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等。
这一节知识对于化学的学习,开始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质量的物质的方面过度、由表面现象到变化本质的方面过度,即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方面过渡。
由此可见,对本节知识的学习质量将对对整个初中化学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节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这是学好本章乃至整个初中化学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的初步知识,学生已经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这些知识都是本节教学的提供了知识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其表示的意义。
(2)会从质、量、数等方面读化学方程式,并能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什么叫做化学方程式【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考]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总结]国际上为了便于交流,化学家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
(二)、推进新课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阅读]什么叫化学方程式?请大家阅读课本寻找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回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总结]化学方程式指的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O2CO2;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4P+5O2 2P2O5。
[思考]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交流讨论](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化学方程式教案(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为方程式的配平专项练习,详见课件)
陈毅中学:张秀琪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用文字、符号表示微观粒子、宏观物质以及化学反应的经验,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及其它们表示的意义,但是还不会用符号表示化学反应。
另外,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怎样表示化学反应才能既简单又能体现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教师要以化学反应的表示为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
具体设计如下:
一、目标导航:
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记住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2、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3、能正确读、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读法及写法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4分钟)
复习提问: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解释守恒的原因
3.依据实验事实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学生到黑板上书写)
设问:这个文字表达式能表示物质的变化及变化的条件,能体现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导入:化学反应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那么在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又能反应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有,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另一种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
板书: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阅读课本110页——112页,明确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书写原则,在小组内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及其读法。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并板书:
1、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1)、依据客观事实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意义及读法:(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可由教师举例精讲点拨)
通电
如:2H2O====2H2↑+O2↑
(1)意义:①反应物是H2O,生成物是H2和O2
②反应条件是通电
③H2O、H2和O2 的质量比为36:4:32(即9:1:8)
(2)读法:
“质”的读法:宏观: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微观:每2个水分子通电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量”的读法: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给学生2分钟对以上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巩固练习:(3分钟)
[投影] :点燃
在化学反应:S+O2=========== SO2中
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 。
2、反应中,每_____份质量的硫与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三)合作探究与精讲点拨相结合:(22分钟)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师:在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系数,使得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这个过程
叫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这一步体现了什么?
生: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师:如何对式子进行配平呢?配平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使左右两边的原子数相等,改角标行吗?应该如何配平呢?(结合第111页的交流共享在小组内讨论,合作探究)
典例精讲:
P+O2-----P2O5
师讲述:咱们先来看原子个数比较多的氧原子,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生答10),那么左边的O2前面应该配上(生答5),能将O2直接改为O10吗?(生讨论)。
右边的氧原子有5个,所以应配上(生答2),那么2应写在哪里?是P2O5中间还是前面?为什么?(生讨论)。
同理,在左边P前面应配上(生答4)
师:这里所用的配平方法称为最小公倍数法。
这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还有观察法、奇数配偶法、待定系数法等,下节课我们专门学习。
巩固练习:[投影] 配平下列式子
1.Al+O2——Al2O32.H2+O2——H2O 3. Fe+O2-----Fe3O4设问:如何有步骤的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呢?
指导阅读:课本第111页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师板书: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2、配平
3、将短线改为等号
4、注反应条件及箭号“↑”“↓”
师讲解化学方程式中“△”、“+”、“=”、“↑”“↓”等符号的意义及其用法,学生记录。
巩固练习:请按步骤写出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四、收获与困惑(3分钟):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困惑,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五、在线测试:(6分钟)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两个原则。
:一是,二是 .
2、化学方程式4P+ 5O2 点燃
2P2O5表示()
A.磷加氧气等于五氧化二磷
B.磷与氧气混合后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3、有下列六个化学方程式:①S + O2
SO2 ↑②H2 + O2
点燃
H2O
点燃加热
③P+O2=======PO2④ 2H2O=======2H2 + O2
点燃点燃
⑤Al+O2=======Al2O3⑥4Fe + 3O2
2Fe2O3
其中化学式写错的是,没有配平的是,条件没注明或写错的是“↑”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是.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一、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意义及读法:
1、意义:
(1)表明了反应物和生成物;(2)表明了反应条件;(3)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
(1)、“质”的读法:宏观:某物质在某条件下生成什么物质;
微观:每多少个某分子在某条件下生成多少个什么分子。
(2)、“量”的读法:每多少份质量的某物质在某条件下生成多少份质量的什么物质。
三、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依据客观事实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四、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
1、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依据客观事实)
2、配平步骤(遵循质量守恒)
3、将短线改为等号
4、注明反应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