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结构内容
- 格式:ppt
- 大小:702.50 KB
- 文档页数:10
陈情表思路梳理一、引言陈情表是中国古代名著《红楼梦》中的一篇重要文章,由作者曹雪芹所创作。
该篇文章描写了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患难与共的深情厚意。
本文将对陈情表进行思路梳理,从结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结构梳理陈情表的整体结构可以分为导论、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1. 导论导论部分主要是通过表明书信的目的和立场,为正文作铺垫。
文中第一句即为导言:“景阳冈、草木深、惟有旧时风貌。
”通过描绘景物来暗示故事的背景和环境。
2. 正文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主要通过举例阐述表达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心情和对器物的留恋之情。
正文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段落:•第一段:故事开头,通过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怀念,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段:通过举例,揭示了作者对宝玉的敬重和感激之情,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楚和困扰。
•第三段:描绘了宝玉的悲壮和忧愁,用以表达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关切。
•第四段:通过举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和珍惜。
3. 结尾结尾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收束。
通过表达对宝玉的期待和祝福,来强调感情和情感的真切和深厚。
三、内容梳理陈情表的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乡、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
文章通过将自己与宝玉的遭遇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描绘宝玉的悲壮和忧愁,展现了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和关切。
此外,作者还通过举例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
作者以琉璃蒿、山凤池等家乡的事物为例,来表达对故土的热爱和珍惜。
四、表达方式梳理陈情表通过虚拟的方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宝玉的思念之情。
文章运用了诗意的抒情手法,将情感注入物象之中,并借物抒情。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宝玉的呼唤,来表达对家乡、亲友、故土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五、总结陈情表是一篇充满感情的文学作品,通过巧妙的结构、深刻的内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宝玉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乡、亲友、故土的思念之情。
《陈情表》中的成语和文化常识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第四声,通“待”,等到)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kuí)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jì)!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 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翻译部分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没什么兄弟,门庭衰微而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陈.(陈述)情表.(古代臣帝王的下呈给一种文书)》详解 臣密言(陈说禀告):臣以.(因为)险.衅x ìn (凶兆,衅,厄运征兆),夙s ù(年幼时候)遭闵.(同“悯,忧伤”)凶.(不幸)。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年幼遭遇不幸。
生孩六月,慈父见.(副词,我)背.(背弃);行年..(经历的岁月)四岁,舅夺母志。
生为婴儿的时候只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年龄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之志。
祖母刘愍m ǐn (怜悯)臣孤弱,躬亲抚f ǔ养。
臣少sh ào多疾病..(生病),九岁不行..(不会走路), 祖母刘氏怜惜我年幼丧父,亲自加以抚养。
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会走路,零丁..(通“伶仃”)孤苦,至于..(直到)成立..(成人自立)。
既无叔伯,终.(又)鲜xi ǎn (少)兄弟, 孤独无靠,直到成人自立。
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哥哥弟弟,门.衰祚z u ò(福)薄b ó,晚有儿息..(儿子)。
外无期j ī功.(关系较近亲属)强qi ǎng近.(勉强接近)之亲, 家门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
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童仆),茕qi óng 茕qi óng (孤单的样子)独立,形影相吊.(安慰)。
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
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慰问。
而刘夙婴.(绕)疾病,常在床蓐r ù(同“草垫子褥”,,草席),臣侍汤药,未曾废.(废止)离。
而祖母刘氏一直被疾病缠绕,经常卧病在床,我端水送药,从来没有废止而离开过她。
逮d ài(到)奉.(侍奉)圣朝 ,沐浴..(蒙受恩泽)清化。
前太守臣逵 ,察(察举)臣孝廉; 到了本朝,我蒙受了清明的教化。
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举荐我为孝廉, 后刺史臣荣 ,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臣以.(因为)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举荐我为秀才。
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教案(一)陈情表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教案一、知识点概述在教学陈情表这篇文言文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2.掌握陈情表的背景知识和作者思想;3.理解并能够翻译出陈情表的关键词汇和短语;4.学会分析和理解文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5.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就文中的观点展开讨论和写作。
二、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对陈情表的兴趣,提问:你们听说过陈情表吗?对陈情表有什么了解?2. 知识点讲解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解释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语法;•讲解典型的句式结构,如主谓宾、并列句、状语从句等。
陈情表的背景知识和作者思想•介绍陈情表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探讨陈寿对潘岳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关键词汇和短语的翻译•分析陈情表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其在句子中的具体意义。
典故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分析陈情表中出现的典故,如“蜀道难”等;•解释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等。
3. 阅读理解和讨论•分段翻译陈情表,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培养批判性思维。
4. 写作实践•提供写作题目,让学生根据陈情表的观点展开写作;•引导学生运用文言文知识和修辞手法,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课堂活动安排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研读陈情表;•每个小组讨论并整理出一份关键词汇和短语的翻译表。
2. 语法练习•给学生创设语法练习题,巩固文言文语法知识。
3. 观影活动•向学生介绍相关电影《陈情令》,并观看片段;•引导学生分析电影中对《陈情表》的演绎。
4. 分组演绎•将陈情表分段分配给不同小组演绎;•学生可以在演绎中发现文中的典故和修辞手法。
5. 作文练习•提供题目要求学生写出一篇关于陈情表的短文;•老师提供评析和修改意见。
四、课后作业•自主学习整理文言文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阅读其他经典文言文,如《论语》、《大学》等。
《陈情表》李密一、本篇原文: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二、文章结构:便于快速把握文章纲要,辅助理解,便于记忆《陈情表》├──作者背景│├──李密│├──西晋时期│└──亡国旧臣├──个人遭遇│├──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祖母抚养├──家庭状况│├──无近亲支持│├──门庭衰败│└──孤独成长├──zhengzhi生涯│├──被举荐孝廉│├──被举荐秀才│└──拒绝官职├──对晋武帝的忠诚│├──感激朝廷恩宠│├──表达忠诚心声│└──请求理解困境├──祖母的疾病│├──常年卧病│├──李密侍奉│└──无法离弃├──请求终养│├──对比年龄与时间│├──乌鸟反哺比喻│└──承诺报国└──结尾├──表达恐惧与尊敬├──恳求晋武帝矜悯└──以死相报的决心三、文章解析:《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篇奏疏,全文以“情”为主线,以“陈”为手段,表达了作者因祖母年迈多病,恳请推迟赴任,以便尽孝的意愿。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词类活用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
3. 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
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6. 臣少多疾病。
疾病:名词用作动词,生病。
7. ①具以表闻。
②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8. 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9. 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10. 谨拜表以闻。
表:名词作动词,上奏表。
1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文言固定句式1.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既……终……”,是连词“既”和连词“终”的搭配,表示不止一个方面,可译作“既……又……”,或“既……也”。
2. 有所希冀。
“有所……”,与“无所……”是相对的格式。
意思是“有……的人(的东西、的事情)”。
“所”字后面一定是动词。
“所”与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充当“有”的宾语。
3.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元臣,无以终余年。
无以,是动词“无”与介词“以”的结合,又写作“亡以”,表示“没有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4. 是以区区不敢废远。
是以,连词性的介宾词组,即“以是”的倒装,表示结果或结论,用在分句或句子的开头(有时置于主语后),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可译为“因此”“所以”。
5.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非独,连词,表示除所说的意思之外,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复句的上一分句里,可译为“不单”“不仅”“不只”之类。
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
主语“刘”是行为的被动者;婴,被……缠着,被动词。
成语1.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联合结构。
源出晋·李密《陈情表》近义成语:无依无靠、举目无亲、形单形只。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陈情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所作的一篇辞表,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陈述作者不能随刘备出师的苦衷,第二部分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以下是《陈情表》的知识点归纳:一、作品背景1. 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2. 创作年代:《陈情表》作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
3. 作品来源:该作品是诸葛亮给刘备的上书,后来被收录在《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
二、作品内容1. 第一部分:诸葛亮陈述自己因为伤病不能随刘备出师,感到非常愧疚,同时也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2. 第二部分:诸葛亮表示自己愿意竭尽全力,辅助刘备完成大业,同时请求刘备原谅自己的病情,不要因此降罪于他。
三、作品结构1. 开篇:诸葛亮以“臣亮言”开头,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2. 主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陈述自己的苦衷,第二部分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
3. 结尾:诸葛亮表示愿意竭尽全力,辅助刘备完成大业,同时请求刘备原谅自己的病情。
四、人物形象1. 诸葛亮:勇敢、忠诚、聪明、谦虚,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
五、文学艺术特点1. 辞表:诸葛亮运用了辞表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 修辞手法:作品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使文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3. 语言风格:诸葛亮的语言风格严谨、流畅,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历史意义1. 政治意义:《陈情表》是诸葛亮向刘备陈述自己不能随军出师的苦衷,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对蜀汉政权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文学意义:《陈情表》是诸葛亮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影响及传承1. 文学地位:《陈情表》被后世广泛传颂,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辞表的典范。
2. 思想启迪:诸葛亮在《陈情表》中表达了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思想启迪。
陈情表写法特点《陈情表》是西晋李密所著的一篇表类公文,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
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在《文章轨范》中,有“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不孝”的说法。
《陈情表》的写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遵循公文程式公文程式即公文格式,既包括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包括内在的逻辑结构,是公文内容得以体现的重要手段。
古代公文写作历来讲究文质兼备:一方面要求根据公文的文体特点来撰写,即尊重事实,讲求务实,为处理具体事务而写作;另一方面要求文采斐然,辞藻华丽。
《陈情表》作为表类公文的代表,合理、恰当地使用了这一文种,在讲究实用性的同时巧妙地将抒情性渗透其中。
《陈情表》的表层程式符合古代表类公文的规范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题目:《陈情表》是一篇上行公文,即臣下向皇帝陈情言事。
因此,题目中必须注明“上”字,表示上奏之意。
同时,题目中还要注明“臣”字,表示自己是皇帝的忠臣。
此外,题目中还要写明自己的姓名和官职。
《陈情表》的题目为“臣密言”,其中“密”即李密,“言”即太子洗马。
称谓:《陈情表》是一篇向皇帝陈述情况和请求的公文,因此称谓中必须尊称皇帝为“陛下”,表示对皇帝的敬畏和忠诚。
《陈情表》的称谓为“臣密言于陛下”。
正文:《陈情表》是一篇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请求暂缓赴任的公文。
因此正文中必须说明自己的情况和请求,并用恰当的语言和修辞手法来感动皇帝。
《陈情表》的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伏惟陛下”到“不敢不告”。
这部分主要说明自己被征召为太子洗马,并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
同时也暗示自己有难言之隐。
第二部分:从“臣本布衣”到“伏惟陛下”。
这部分主要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
这部分是全文最感人最精彩的部分,运用了排比、对比、设问、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将自己的孝心和苦衷表达得淋漓尽致。
陈情表行文思路介绍陈情表的背景和意义1.叙述陈情表的起源和作者陈克复的身份2.引出陈情表的重要性和影响分析陈情表的行文结构1.概括陈情表的整体结构,并说明每个部分的作用2.解析陈情表的行文手法和技巧,如对事实的陈述、情感的表达等3.探讨陈情表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解读陈情表的内容和主题1.分析陈情表中表达的具体诉求和心声2.探究陈情表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时代氛围3.理解陈情表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思想内涵分析陈情表的影响和价值1.评价陈情表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2.解读陈情表对后世哲学与文化思潮的影响3.分析陈情表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总结陈情表的当代意义和启示1.探讨陈情表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2.分析陈情表对个人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启示3.总结陈情表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和行为准则的借鉴介绍陈情表的背景和意义陈情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明代陈克复所著。
陈情表起源于明朝中期,当时明熹宗因宦官专权导致朝政腐败,贪官污吏乱政如潮,社会民生深受其害,社会秩序严重动荡。
作为朝廷官员的陈克复,在目睹了这一切的同时,深感忧国忧民之情,遂写下了这篇名篇陈情表。
陈情表的意义在于通过写信陈述忠诚,表达人民的苦难和期望,向上级展示朝廷内部的腐败和社会的混乱,以期引起上级的重视和改进朝政。
这种勇敢直言的行为体现了陈克复的忧国忧民之心,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民众抗议腐败的重要方式之一。
分析陈情表的行文结构陈情表是一篇辞章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陈述现实、表达情感和提出请求。
整篇文章在情感和逻辑上都具有很强的连贯性,通过迅速掌握读者的心理,引起共鸣,使读者对文章中陈述的事实和情感深感震撼。
在行文手法和技巧上,陈情表充满了亮点。
陈克复以客观的方式陈述了事实,用极其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他通过运用对比、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增加了表达的效果和说服力。
此外,他还以自己名义写表,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更显诚挚和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