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1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第1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218.91 KB
  • 文档页数:1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1.11.1梯子的倾斜程度与正切(第1课时)

【设计的指导思想】

通过探究式的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学习空间,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能力,变静止的知识为动态的知识,使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相结合。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1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课时.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这节先从实际问题:梯子的倾斜程度引入了锐角三角函数——正切.它是刻画物体的倾斜程度,山的坡度一个重要的量.本节从现实情境出发,让学生在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过程中,理解锐角三角函数正切的意义:直角三角形中边的比值与角的大小之间的一种内在数量关系,并能通过实际举例来说明;并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计算. 本节的重点就是通过角度的变化和边的比值之间的关系理解tan A的几何意义.并能够根据它们的数学意义进行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计算,难点是对三角函数意义的深层次理解.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创设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引出正切三角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他们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和思考,特别关注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另外,三角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正切的应用相对广泛,

同时为后面探索正弦、余弦提供类似的方法,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学习了直角三角形的边边关系(如勾股定理)、角角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等知识.对于边角关系,平面几何中在特殊的直角三角形中有所接触,如“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等.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掌握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课时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工具——梯子的倾斜程度来展开,便于学生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更本质的东西,即由直观感受转为定性分析,最终进行定量研究,从而揭示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内在本质.由于学生基于生活经验有一定的直观感受,因此学习本章节内容就有了很好的生活基础,降低了学习难度.但要准确刻画梯子倾斜程度,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利用直角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来判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过程.理解正切的意义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能够用tan 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比,表示生活中物体的倾斜程度、坡度(坡比)等.

3.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用正切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猜想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进一步理解函数的概念:边与边比值与角大小之间的变化关系.

3.体验数形之间的联系,逐步学习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会用化归思想对问题进行转换,从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符号感,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2.进一步锻炼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来解释身边的事物,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3. 体会客观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关系.

【教学重点】

1.从现实情境中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理解正切、倾斜程度、坡度的数学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正切的意义,并用它来表示两边的比.

【教学方法】

观察——引导——探究——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教学法.

【教学手段】

电脑、PPT、白板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梯子的倾斜程度的讨论、探索,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建立直角三角形中角和边之间的关系,引出正切的定义,理解正切的意义.对于所设置的问题情景为学生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部分学生由不爱学变得爱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服务于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2.图1—3中,这里摆放的两个梯子,你能辨别出那一个比较陡一些吗?你又是如何判断的?

图1—3 引生对邻比值

图1—1 图1—2

(三)例题讲解,注重应用活动三:

随堂练习:

1.请你用不同的符号表示

下列图形中两个锐角的正切

2.在Rt△ABC中∠C=90°

AC=5,BC=12,tanA=( )

3.在Rt△ABC中∠A=90°

AC=3,BA=4,tanC=( ),tan

B=( )

活动1:

例题1:图1—6表示甲、乙

两个手扶电梯,哪个手扶电梯比

较陡?

练习

更陡

β

α

(乙)

4m

(甲)

13m

5m

8m

图1—6

(四)变式训练,巩固提高1. 在ABC

∆中,90

C

∠=,6

AC=,

若3

tan

4

A=,则AC= ;

2. 如图,△ABC等腰三角形,你

能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tanC

吗?

3. 在ABC

∆中,10

AC AB

==,

16

BC=,则tan B=;

4.如图,某人从山脚下的点A走

了200m后到达山顶的点B.已知

山顶B到山脚下的垂直距离是

55m,求山坡的坡度(结果精确到

0.001m).

广

的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