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史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 格式:pdf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5
24
2019.3 (下)
让校史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1
●
陈琳*
摘 要: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功能。
本文以一所学校为例,阐释如何拓展校史研究视野、丰富校史内涵意蕴、围绕校史开展活动,更好地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校史编写 校史育人功能 学校文化 文化认同
1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中小学德育研究课题“基于校本资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实践研究”(课题编号:DY201847B)的研究成果。
*陈琳,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校史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彰显学校办学历史、特色和成就,有着反思历史、探索学校新的发展之路以及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的功能。
即“可以从中总结经验或吸取教训,又可以传承办学过程中的教育理念与精神文化,起到育人、咨政、宣传的作用”。
[1]因此,我们不应该让校史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线性记录上,还应该拓展校史研究视野,丰富校史内涵意蕴,围绕校史开展活动,更好地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
一、拓展校史研究视野
1984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明确了对校史编写的态度。
各学校编写校史的一般程序为:校友会牵头,收集各界校友通讯录,整理校址变迁、学校取得的重大成就、杰出校友的事迹与荣誉等,然后按一定年份编写成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类校史“志”的成分居多,因为史料的真实、丰富只是“志”的基本要求,而史
学校建设与发展
书还需要多侧面、多视角的史料支撑。
唯其如此,校史研究才有自由思辨的空间,才有足够的基础从中凝练育人的文化理念。
具体来说,纳入校史的领域除了上述内容,还应该包括图书馆史、教师史、建筑史等等。
以图书馆史为例,福建F中学的图书馆升级改造,改造时间长达一年多,施工期间,图书馆的藏书分散搬迁到学校三个地点,继续为师生借阅服务。
图书馆改造结束之后,要把藏书搬回图书馆并且分门别类上架,工作量是巨大的。
学校发动学生、校友一起搬书,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原本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果仅仅从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提升、自助借阅系统投入使用的角度撰写图书馆史部分,育人价值实在有限,因为这种编撰方式背后体现出的思维是“见物不见人”——只关注到“物”的层面的提升,而忽视了“人”的思考、决策、行动对“物”的提升起到的决定性影响。
从育人角度来说,这种编撰方式的导向甚至是有问题的,它可能会误导学生,“物”是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实际上正相反。
所以,校史编撰应该关注参与搬迁的学生、校友群体,他们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创造出“人工传送带”的搬运方式(该校地势不平坦,难以用大型机械在校内运输),这当中蕴含的仁爱共济的志愿者精神和团结合作的集体智慧,是“身边人”的榜样,在引导学生向善向上方面最有说服力。
实际上,参与搬迁的志愿者主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也
验证了“身边人”最优的育人效果。
从刚放
暑假时的高三毕业生,到周末时的校友,再
到新学期接受入学教育的新高一学生,参与
主体的变化恰恰验证了爱校精神在不同年级
学生之间的习染、传承。
将参与图书馆搬迁
的“人”载入校史,是校史动态生成的“思
想史”,可以让后来者为其精神所感召、所
激励,而接过学长们的精神理念继续奋发
有为,这才是直接指向育人的宝贵的教育
资源。
同理,编撰杰出校友事迹,不能只能盯
着校友的成就,“见事不见情”,这种价值
导向实质上是“以成败论英雄”,与教育的
终极目标——立德树人,相去甚远。
校史编
撰要深入挖掘支撑校友取得的杰出成就背后
的选择、理念、价值观、意志、品质等。
以2017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暨中
国工程院道德建设委员会开展的“院士回
母校”活动为例。
该系列活动之一的福建省
启动仪式“以天下为己任”F中学专场,校
友郭孔辉院士、卢耀如院士回到母校,结合
切身经历,与F中学学子畅谈探索未知知识
和攻坚克难对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提升产生
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完善人格的动
力。
活动结束后,据学生反映,有一个细节
让他们受到巨大的震撼:学校请来了院士当
年的老师——现在已经96岁的陈荫慈老师,
陈荫慈老师动情地回忆起院士当年在校生
25
总第246期
活、学习的细节,院士感念不已,白发苍苍的师生,手紧紧握在一起……
学生的反馈给校史研究的启示在于:撰写杰出校友的事迹不仅要有横向的视野,还要有纵向的视野,要关注到校友成长过程中的丰富细节,以及教师在其中发挥的影响力。
杰出校友的育人价值并非来自他们的成就本身,成就的高和大很可能给学生“可望不可及”的感觉,而成就背后的爱、感恩,才是触及情感的教育,是个体德性生命得以生长的内在动力。
二、为学校建筑赋名赋义
校史的载体从狭义上说是纸质文本,从广义上说还应该包括校园建筑,某种意义上,广义的载体在育人功能上相较于纸质文本,有着无法替代的便利和潜移默化的效果。
学校建筑从功能来说,可分为实际使用类和人文景观类。
前者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后者包括有纪念意义、表彰意义、美化作用的建筑实体。
从校史中提炼文化理念,经过有意的修饰之后赋予学校建筑名称与意蕴,这样一来,校史因为有了建筑实体的承载,变成校园的显性文化。
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建筑实体,梳理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重新定位它们在学校文化中的坐标,能够长效地、潜在地发挥育人价值。
因为它们天然地贯穿于学生整个学程的始终,能将学校文化、理念的激励因素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生信念,渐次促进受教育者向理想境界进取。
例如,F中学的三座主体教学楼进行内部硬件设施提升和外立面改造后,向广大师生校友发出征集楼名启事。
经过集思广益,最终将三栋楼分别命名为:英华
楼、寻珍楼、润德楼。
英华楼名字取自该校
262019.3 (下)
27
总第246期
学校建设与发展
前身“老三校”之一英华中学;寻珍楼的名字取自F中学旧教学楼,该楼原名寻珍楼,1996年拆;润德楼则是分别从两座校园名人塑像——陈景润、侯德榜,当中各取一个字“润”与“德”构成楼名。
综观三个楼名的来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从校史、校园旧建筑中取名,在实际使用中做到了传承有序;另一类是利用校园人文景观的资源。
陈景润、侯德榜作为F中学培养出的16位院士之一,同时又是校园中的名人塑像,“润德”二字既含有对两位杰出校友的纪念、学习之意,还有题外之意——“润”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德”的培养正是要通过润物细无声来实现。
再如,F中学校史凝练了校园文化的“三个传统”:革命的传统、学习的传统、全面发展的传统。
其中,“革命的传统”,如果仅仅通过纸质文本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对于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学生的影响力有限。
为了更好地传承“革命的传统”,该校于2001年始建英烈碑,后来因为英烈碑后面的教学楼
升级改造,英烈碑于2016年选址重建,更名为英雄墙。
重建后的英雄墙占地更大,按照英烈们牺牲时间先后顺序刻上了他们的姓名和生平事迹。
英雄墙充分体现了利用校本资源进行德育的良好效果。
每一届新生都会在英雄墙前面接受“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爱国精神”的校史教育,诵读祭文、进献鲜花。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赋予校史在校园的物质存在(建筑、场馆、景观)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解释学校文化象征(校训、校徽、校歌等)背后的精神内涵,校史教育才可以丰富、立体和深刻。
因此,学校应着力深度融通来自校史的文化场域与来自校园的建筑场域,系统规划、整体建构,使校园成为显性的纪念空间与校史教育的载体。
三、增进学校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
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史是校本的德育教材,它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对新生进行校史教育相当于给新生的心理一个锚定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心理。
文化认同首先强
调个体的“文化身份认同”,其次是对“文化共同体”的认同,由此形成国家和社会建构的基础。
[2]从微观层面上看,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首先强调学生的“学校身份认同”,其次是对学校所代表的特定“文化共同体”的认同。
它是一个动态的、反复的
过程,通过“学校—校友—校史教育—学
生”,不断地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与“他者”(学校文化)的界限逐渐模糊,并在交界处产生对原有的自我的超越。
认同的基础是要做好“知晓”的工作,通过“老校长讲校史”讲座、学校文化问答等方式,能够尽快地全面覆盖学生的相关认知。
“知晓”仅仅是基础,“知晓”做得再好,都不能等同于“认同”本身。
“认同”的关键因素在于从自我向他者(学校文化)的融入。
融入是漫长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是开展尽可能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
校史“融入”的最理想的范式,就是将其潜藏的文化因素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通过点点滴滴的活动不断地参与到学校文化中,形成一种良性的、双向的动态建构过程。
例如,在院士墙、英雄墙、求索碑(镌刻F中学五大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奖者的名字的人文景观建筑)等地点开展室外主题班会。
特定的人文景观不仅仅是主题班会的物理空间,更是班会中具体活动环节所需要心理空间。
再如,招募学生志愿者,在学校的校园开放日为参观者介绍学校,志愿者在准备“校园一日游”解说词的同时,就是校史教育的内化过程。
等到志愿者向参观者介绍学校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复述解说词,而是带上自己情感的倾诉。
已经离校多年的校友对学校的文化认同,依然可以通过特定的活动得以确认、强化。
近两年来,许多高中学校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约而同地调动了校友的资源。
在不同领域的校友以各种形式帮助母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的校友是回母校宣讲自己的职业特点、专业要求;有的校友则是录制微视频,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
不管何种形式,为母校做事反过来加强了对母校的认同感。
对在校学子而言,看到同校的前辈在各行各业的建树,看到校史上的一个一个名字走下纸质文本,活生生地来到自己面前,会产生很强的归属感。
而这种归属感,说到底,也是“融入”的表现。
任何一所学校的历史都潜伏着属于它独有的文化脉络,学校所有的外在的荣耀成就都与文化脉络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呼应,校史教育也概莫能外。
剥离情感、意志、品质的校史教育不可能真正打动学生,触及情感的教育才能唤醒学生内生的成长,这也是校史教育对学生增进学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促进学生爱校荣校,进而爱国报
国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兰.试论高校校史编研及其与档案工作的关系[J].学理论,2011(13):179-180.
[2]俞楠.文化认同的政治建构[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刘荣)
282019.3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