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市级公开课
- 格式:pptx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5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伶官传序》的作者欧阳修及其文学地位。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汇和句式。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
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伶官传人物的深刻描绘,理解其对当时社会的批判精神。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伶官传序》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文中关键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文章结构及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运用。
2.2 教学难点文言词汇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对文章深层次思想内涵的挖掘。
伶官传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简介作者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伶官传序》为何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和简单句式的理解。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初步感知文章主题。
3.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方法。
探讨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
3.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第四章:作业布置熟读课文,加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学资源准备PPT课件,展示《伶官传序》的文本内容、作者简介和相关背景。
准备文言文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准备参考译文,供学生对照学习和参考。
6.2 教师备课深入学习《伶官传序》的文本内容,掌握文章的要点和难点。
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会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3)学会从文化背景角度理解文章,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明白成与败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掌握欧阳修的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
(2)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分析。
(3)从文化背景角度理解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2)指导学生查找文中的生僻字词,并解释。
3. 课堂讲解:(1)讲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从文化背景角度讲解文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亮点和难点。
(2)引导学生思考成与败的辩证关系,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5. 总结反馈:(1)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
(2)强调背诵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背诵。
四、课后作业:1. 背诵《伶官传序》。
2.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3. 调查其他同学对欧阳修的了解,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思考深度和价值观。
4. 期中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代史伶官传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文章创作的时代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及意图。
2.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体会文章的论证力度。
3.学习文章以散体写史论的方法,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从选材、论证方法等角度,分析文章精妙的构思学习以及作者积极关注社会现实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究竟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呢,太宗的两位贤臣似乎很难达成一致看法了。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去找北宋史学家、文坛泰斗欧阳修去问个明白。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重要史论一一《伶官传序》。
二、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欧阳修(10002.字水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周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欧阳修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2、写作背景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到衰的时期,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上各种矛盾日趋尖锐。
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张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袭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
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
《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伶官传序》公开课教案徐爽南京市第一中学执教地点:南京市第一中学崇文楼电化教室(一)执教时间:2016年4月8日下午第三节课执教班级:高一(10)班教学指导教师:施红艳【学习目标】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实词“原”、“盛”、“纳”、“系”、“函”、“溺”的意义和虚词“以”、“而”等,掌握词类活用“约”、“函”等。
2、通过“因声求气”的诵读方法,品味本文“气脉中贯”的语言风格。
3、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守成难”的现实意义,启发学生联系现实,对“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出自己的看法。
【学习重、难点】1、反复诵读课文,因声求气,品味本文“气脉中贯”的语言风格。
2、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守成难”的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诵读法、探究法【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①上:指唐太宗。
②草昧;此指开创国家。
到底是“创业难”还是“守成难”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或许能够对“创业难”还是“守成难”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伶官”是什么意思啊?“伶官”就是乐官。
在这篇文章里,就是后唐庄宗宠信的伶人,授以官职,败坏国政。
在《新五代史·伶官传》中有这样一段话:“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
”这就是欧阳修写《伶官传序》的背景。
一、全班齐读课文,注意把握欧阳修叙述和议论的语气。
(同学读完以后,引入刘大櫆《论文偶记》中对于“因声求气”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注意把自己放在一定的情境中诵读文章。
进一步明确诵读的要求。
)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
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文中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伶官传序》,欧阳修著。
2. 教学重点:(1)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3.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2)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生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发学生对《伶官传序》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伶官传序》。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提问、默写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伶官传序》,欧阳修著。
2. 参考资料:有关欧阳修的生平介绍、文学评论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关键词语、句式和文章结构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2.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思考和探究,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分享精神。
七、教学步骤2. 文本解析:教师讲解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3. 文章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阐述主旨。
教案编辑专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伶官传序》的文言文内容,掌握其中的人物、事件和观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培养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对伶官的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识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伶官传序》的文言文内容理解和翻译。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3. 领悟作者对伶官的评价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特殊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 文章深层含义的解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伶官传序》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
4. 文本分析: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评价和观点。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伶官的评价和思考。
6.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五、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伶官传序》。
2. 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伶官的评价和思考。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伶官的具体事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评价。
3. 利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伶官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伶官传序》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伶官传序》的原文和注释。
2. 相关资料:关于伶官的历史背景和其他相关人物的资料。
3.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课文内容。
九、教学进度1. 第1周:介绍《伶官传序》的背景和作者,自主学习课文内容。
2. 第2周: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分析文章结构。
3. 第3周:小组讨论,评价伶官,汇报交流讨论成果。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伶官传序》的内容。
能够分析并欣赏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能够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会使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尊重。
通过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伶官传序》的内容和结构。
2. 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3. 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三、教学难点:1. 文中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2. 作者观点的把握和解读。
3.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和教学资料。
2. 学生预习《伶官传序》并准备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伶官传序》的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分享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中的重要段落和句子。
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理解文中的内容和意义。
3. 文学鉴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欣赏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
学生通过例子和练习,学会使用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4. 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解释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学生通过练习和讨论,理解和记忆这些词语和句子。
学生完成作业,包括背诵《伶官传序》和准备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对《伶官传序》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包括背诵和写作练习。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促进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
七、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引导学生比较《伶官传序》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异同,加深对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2. 文化探究:组织学生研究《伶官传序》中的古代文化和历史背景,增强对文本背景的认识。
【原创】线上公开课教案——《伶官传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必备知识: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 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以史为证得出的历史教训,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二)关键能力: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三)学科品格及学科素养:1.强化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明确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以史为证得出的历史教训,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四)核心价值:厘清史实,把握作者以史为证得出的历史教训,积累一点名言警句。
二、生情分析:高二学生对古代散文名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在初中阶段和高一时期就已经学习过不少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也有学过序这种文体了。
因此,本堂课就准备以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为例,让学生学会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结合起来,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学会在写作时运用借鉴,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意。
三、过程方法:诵读、串讲四、重点难点:1.重点:把握作者以史为证得出的历史教训,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
2.难点:把握文章的论证特点(结构与方法)。
五、教学用具:钉钉直播线上教学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设计思路:本课题选自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本堂课就准备以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为例,让学生学会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结合起来,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学会在写作时运用借鉴,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意。
八、教学过程:玩物丧志,正确对待兴趣爱好,不可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正确使用手机、电脑。
事在人为,付出就有回报,理想只有付诸努力才会变成可能。
以古为镜,“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伶官传序》的文言文表达和意义。
(3)分析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伶官传序》。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品格。
(2)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激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伶官传序》的文学特色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三、教学难点1. 《伶官传序》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分析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地位,引入《伶官传序》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伶官传序》,注意停顿、语气和节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伶官传序》的文言文表达和意义。
4. 教师讲解:讲解《伶官传序》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分析欧阳修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5. 课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伶官传序》的一部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伶官传序》的文学价值和欧阳修的写作风格。
五、课后作业1. 完成《伶官传序》的全文朗读和背诵。
2. 选取《伶官传序》中的一段进行深入解读,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调查身边人对《伶官传序》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态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增强课堂的活力。
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伶官传序/欧阳修》教学设计(湖南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欧阳修的敬业精神和高尚品质。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人生与社会。
二、教学重点:1. 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敬业精神。
3. 文本的深入解读和观点提炼。
三、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树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引导学生了解《伶官传序》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掌握字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分析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
4.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难点知识,分析文本的论证方法。
5. 观点提炼: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7. 课后作业:(1)背诵《伶官传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伶官传序》的情况。
2. 学生对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欧阳修的生平和文学成就的了解程度。
4. 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观点提炼的能力。
5.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古代演艺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伶官传序》的历史背景。
2. 启发式教学: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探究欲望。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欧阳修的其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伶官传序》。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伶官传序》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能够领会作者对伶官的批评和对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
(3)学会通过分析文本,提炼观点,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学会运用文本分析、推理、对比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忠诚、正直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作者对伶官的批评和对忠诚、正直品质的赞扬。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文化知识和特殊用词。
2. 如何运用文本分析、推理、对比等方法,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伶官传》的背景和作者欧阳修,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观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的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5. 实践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文本分析和论证。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论证方法,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主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忠诚、正直品质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思维发展:通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论证,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伶官传序》全文。
2《伶官传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披文入理启迪观照——《伶官传序》教学设计一、确立思路《伶官传序》所在单元主题为“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赏析指导”中明确指出“作者贯注在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是沟通各个部分的精气血脉"。
《伶官传序》基于五代后唐盛衰的历史,评点庄宗李存勖得失,做出“盛衰乃人事”的历史评价,并由此引经据典,总结历史,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最后观照时代,用“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曲笔劝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图自强。
《伶官传序》叙史评史不是目的,而是言道传道的津途。
那么,《伶官传序》文中之气脉,即其所言所传之道当可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切入点;依据其文之道,可将“挖掘文本体悟作者思想主张,传袭作者文道思想,启迪学生当代文化参与"作为教学设计的理念依据。
二、创意设计依据“披文入理,启迪观照”的教学设计理念,可以从欧阳修的文道观导入,设置“言何道"的主问题贯穿全过程,分“读道一悟道一弘道”三步梳理文本、深掘思想和拓展延伸,通过在“文"的梳理解读中解决“言”的方式,最终完成体悟作者深邃思想并据此进行“当代文化参与"的教学目的。
具体教学如下:(一)读文:梳理理清思路“道”即思想、主张,并提出欧阳修究竟要在文章中传递怎样的思想、主张的主学习任务,即“言何道"。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在主问题之下为学生提供三个梯度的子任务:1.画出文中集中体现欧阳修观点的句子。
2.根据前后文,思考欧阳修得出这些观点的依据。
3.思考这些观点之间有何相互联系。
任务(一)明确本文四个观点性句子,即:“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